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世界语者”李威伦:为传播语言永不退休

发稿时间:2016-11-18 17:1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龙龙 李华锡 黄远君

  李威伦与妻子年轻时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郑宜乔 摄

  “作为丈夫和父亲,我给自己打九十九分,多一分怕骄傲”

  李威伦和妻子李汉英的结识是在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他们共同在教材组负责词汇的统计工作,李威伦和李汉英都是细致认真的人,他们合作无间,是得力的搭档。空闲的时候,一起去看电影和聊天,逐渐地,他们的默契便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忆起妻子,李威伦眼角微微弯了起来,透着满满的温情。“我们的性格不同,她是慢性子,我是急性子;她喜欢留在家里,我喜欢出去旅行;她喜欢独处,我喜欢交际。”

  性格的不同并没有阻碍李威伦和妻子分享着各种共同爱好,“我们都喜欢体育和文学,还有就是我们都特别喜欢孩子。”李威伦说,自己和妻子年轻时住在一楼,经常会有孩子在窗外,李威伦和妻子就让孩子们都来家里玩,“我们特别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

  五十多个冬夏和春秋里,李威伦和妻子携手走过。为了文艺汇演,他和妻子为话剧剧本彻夜讨论研究;为了帮助妻子夺得教职工乒乓球男女混合的冠军,为她出谋划策,陪着她苦练乒乓球;为了世界语事业,他和妻子也一直在努力着,相互给予支持鼓励……

  今年八月二十一日,李威伦的妻子因病离世。德高望重的她收到了社会各界的花圈。李威伦的花圈是最特别的,白底绿星的花圈,是世界语的标志,象征着这么多年来,他们为世界语事业努力的伉俪情深。“人都是要走的,她身体一直不好,也活到了八十岁,不容易了。”

  谈起和妻子共同孕育的两个孩子,李威伦的语气里透露着欣慰和骄傲。“我们对孩子以支持鼓励为主,从来不打骂孩子。儿子喜欢幻灯机,女儿喜欢弹吉他,我们就提供一切条件让他们去学。”

  结束了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后,李威伦的儿子远赴东京进行学习和工作,女儿则留在了波士顿工作。平日里,他和子女在微信通话中,交谈生活中的鸡毛和蒜皮、芝麻和绿豆。

  和女儿在波士顿一起过节,和儿子一家在饮食风味不太入口的日本分享着中国的味道,都成为了李威伦难忘的记忆。虽然一年中他和孩子们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想着距离在2048公里之外的儿子和10852公里之外的女儿,他感觉并不遥远。“作为丈夫和父亲,我给自己九十九分,多一分怕骄傲。”

  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退休后李威伦没有选择告老还乡,而是选择安定在北京继续教世界语,“我喜欢北京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他来说,所安之处,便是故乡。

  北京刚入冬,天早早地暗了下来,下课之后的李威伦走在迎面吹来的寒风里,恰巧与来自内蒙古的保安相遇,李威伦点点头又挥挥手,随口来了句蒙文问候语,“嘿,其赛白努!”

责任编辑:宋继祥
返回首页>>Loading...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