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 王龙龙 实习记者 李华锡 通讯员 黄远君)2016年11月13日,星期天,下午两点,北京语言大学主南楼200室,世界语课。
一下午的世界语课程结束后,一位长者背着红色袋子从主南楼走出来。袋子里装着一壶待课间用来润口的热水、数本自己编写的教材,以及几张课余和同学们分享的陈年照片。这是他上课的全部“家当”。
课上,除了学生手里紧握的笔发出的“唰唰”声响,教室里还时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和一阵阵儿歌声。笑声来自学生,歌声来自那位长者。长者歌声欢快,眼神灵动,手上一起一落地打着节奏,连续三个小时的讲课并未让他感觉力有未逮,很难让人看出他是一位80岁的老人。
他叫李威伦,是北京语言大学世界语课程的老师,更多人称他为“世界语者”。年已八旬的李威伦已经在讲台上工作了57年,但他仍不满足,他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继续世界语教学,“为了传播语言,我永远不会退休。”李威伦说。
世界语课堂上的李威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郑宜乔 摄
“这么说吧,我对世界语就是死心塌地了!”
李威伦用“一发不可收拾”来形容自己与世界语的相遇。
1947年,李威伦在新加坡读四年级,他的父亲在南侨日报报社发行部担任主任。一天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李威伦碰巧和世界语泰斗胡愈之结识。
初次见面的胡愈之慈祥地摸了摸他的头。“叫胡伯伯。”父亲吩咐着李威伦,乖巧的他没想到,冥冥之中,自己与世界语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威伦的父亲是一位共产党员,从青年时期开始便为革命理想四处奔走。李威伦耳濡目染,革命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植根在李威伦的脑子里。
从小跟随父亲在海外,李威伦辗转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回到国内后,他又从香港到了广州。成年后为了求学,他独自前往北京,而后又到墨西哥深造。
由于多年在国外生活,李威伦已经掌握了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1979年,回国后的李威伦听说北语在组织教职工学习世界语,于是,他从同事手中借来了世界语教材,好奇地一页页翻过。很快,他便对整本教材的内容都了然于心,也能轻易而准确地发出世界语的语音语调。
“你学过世界语吗?”当李威伦找到世界语老师请教的时,准确的发音让老师吃了一惊。“没有呀,这是第一次。”李威伦笑笑说。
泰戈尔学习世界语,仅用了一个小时,列夫·托尔斯泰学习世界语用了三个小时,而李威伦只用了两个小时。“只有掌握了多种语言,才有利于世界语的学习,而我当时已经学会了六国语言,这对于我来说很容易。”李威伦说。
自此之后,李威伦深深地被世界语所倾倒,他自如地游走于世界语的世界里,世界语的简单与丰富、灵活和实用、构词语法的逻辑性都令他无法自拔,“世界语实在是太巧妙了。”
李威伦从小就生性活泼开朗,而世界语把他的天性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因为世界语,他广交朋友,在世界语大会上,他和南非朋友一见如故;在日本,他和世界语者游览繁华的东京;在校园里,他和外国留学生也能侃侃而谈。
“我完全不担心出国旅行,因为我会世界语。”李威伦自豪地挥动着手上的各国世界语者联系手册。在美国波士顿看望女儿的时候,通过联系手册,他找到了波士顿当地的世界语者,热情的世界语者地把他带到家里,邀他共进午餐。因为世界语,他和很多世界语朋友结缘,并且情谊深厚。
“其他语言的学习是被动的,世界语的学习是主动的,而且易学易用。这么说吧,我对世界语就是死心塌地了!”李威伦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