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伦坐在小院中休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郑宜乔 摄
“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对他们,我不会放弃”
“李老的课可能是北语最有趣的一门课。”上过李威伦的课的一位同学评价说,已经八十岁高龄的李威伦平均每周上十节课,数十年来,都未曾停止。
1959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毕业后,李威伦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每次开学前,担任班主任的李威伦都会提前和教务处要学生的资料,提前了解学生的情况。开学时,他必定会到报到处,并且会一一认出学生,亲切地喊着学生的名字,帮学生拎行李到宿舍。
李威伦还会记下学生的生日,每当学生生日来临,他会带领同学们为寿星唱上一曲生日歌,并递上生日贺卡。“你记得他们的生日,他们就会很开心,觉得在外地上学,还有人这么关心自己。”搓了搓手,李威伦笑起来。
对李威伦的学生来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
四年前的一门世界语选修课上,英语专业的施林鹃遇见了李威伦,开始了自己与世界语的缘分。她课上积极回答,课下也乐意提问,李威伦对这位世界语初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便有意培养她。
不满足于选修课的学习,她开始了世界语业余班的课程,李威伦送给她一套世界语成人教材。一步一个脚印,施林鹃逐渐和李威伦一样沉迷于世界语之中。
心中认定施林鹃将成为世界语的一枚新星,李威伦着力为她安排各种世界语活动。在世界语青年论坛、世界语大会、世界语微电影节、世界语协会北京诗歌朗诵比赛等各种大型世界语活动中,施林鹃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我心里已经把她当作我的一个家人了。”看着爱徒在世界语的天空里越飞越高,李威伦淡淡地说。
在近六十年的教师生涯中,李威伦总结说,为人师者最重要的是“三爱”:爱教学事业、爱所教的专业、爱学生。“因为热爱,才会去提高和改进。我把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对他们,我不会放弃,我会给他们信心和鼓励。”李威伦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