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调研乡村教育 清华学子绘制留守儿童“人际关系网络”

发稿时间:2016-10-20 17:2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正穹 徐亦鸣 段美汐

  编者按:这个时代,毫无疑问,距离“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面对这样的时代机遇,青年一代如何做?“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这样说道。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才能紧跟时代,在砥砺中前行。从即日起,中国青年网将持续推出2016年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系列报道,集中展示青年高校学子在实践活动中见证时代进步,实现自我成长的风采。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 李正穹 通讯员 徐亦鸣 段美汐)三年,七次实践。城镇、乡村、教育、社会、发展……这些关键词在他的经历中频频出现。从 “泉州味道”的家乡文化调查到“兴城之路”的新型城镇化调研,从“启明之光”“刺桐花开”的支教经历到“乡与乡育”的留守儿童与乡村教育调研,从“星火计划”对日本高校去行政化的深入了解到“互联网+”影响下的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2013级本科生许弘智用兴趣推动探索,用理论指导实践,在社会这块复杂而丰饶的土地上将年少时内心好奇、热切的种子一次次播下,一直行走在实践的路上。 

  回应内心,与自己对话 

  结合自己的社会学专业,许弘智对于社会实践的理解是,社会实践恰恰正好是回应一直以来好奇的问题,与中学时代所学理论进行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更是他自主进行探索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许弘智踏上实践道路的契机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许弘智父亲家乡在福建沙县,和大多数人一样年年寒暑假回乡的他不止一次地目睹了家乡的迅速变迁。重修的街道、拆掉的楼房、不断奔赴外地的人们,都印刻在他的眼眸深处。为什么这些楼盖了又拆?为什么这些街道和原来不一样?为什么这里的年轻人都跑去了外地做起小吃生意?这些问题在许弘智脑海里旋绕,也引起了他对于社会现象的最初关注与兴趣。 

  来到清华园,这里给了他探索社会现象、解决心中疑问的广阔平台。大一寒假与几个同乡同学一拍即合,许弘智社会实践的道路便从“泉州味道”的返乡文化调研开始延伸。 

  作为一个在北方求学的南方人,许弘智格外感受到对闽南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由此产生的归属感。在调研中,他更清醒地意识到现代化进程中,地方特色文化正被不断磨平、逐渐消逝,对地方文化的挖掘、保留以及更新方式的开发迫在眉睫。 

  赴哥伦比亚大学参加海外研修项目时,在纽约生活期间观看Sleep No More(中文名:《不眠之夜》,为浸没式话剧)的经历让他打开了新思路,一场两百年前的经典悲剧在一个旧车库改装而成的剧场里上演,每一层都是剧中的特定场景,观众跟着演员一道从特定路径在剧场中穿行,戏剧内容在全身心的参与中得到了生动而真实的还原。“可以采取文化加经济元素的方式,开发体验式文化产业,以此提高公众的参与感,让他们与文化更进一步地接触”,许弘智说,“这样无形之中的传承,更能实现特色文化的复兴。”而那些曾让无数闽南人心心念念、而如今式微的高甲戏、南音等八闽传统文化符号,也会由此焕发出新的活力。 

  迈出脚步,与社会对接 

  许弘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独立自主探索是2014年11月份参加清华大学第33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比较研究”课题。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许弘智立项的最初想法源于晋军老师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上讲述的保罗·威利斯先生的《学做工》一书,书中揭示了20世纪7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子女“子继父业”式地走向阶层再生产的命运,而这种阶层固化、“泥瓦匠的孩子做泥瓦匠”的现象在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中仍然凸显。他便从这一视角出发,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流动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 

责任编辑:孙钊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