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青工技能助振兴 扬帆腾飞再启程

发稿时间:2016-09-05 19:1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团中央于2005年为沈阳命名的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技能人才培养专业机构。12年来,团沈阳市委多措并举推进基地建设,形成了具有沈阳特色的建设模式和社会功能,打造出“沈阳青年技能”的亮丽品牌,为青年技能人才茁壮成长、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做出了有益探索和尝试。12年的探索努力,基地建设效果显著,翘首崭新征程,仍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培训体系完善发展,“匠心情怀”薪火相传

  基地依托完备的工作体系,以沈飞、金杯等23个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6个技能鉴定站为重点,以基层二级普训和基地办一级普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数控、工具钳工等近百个工种的实操普训,12年来,共普训青工超过15万人次,为企业生产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能人才。

  基地帮助大学生取得技能证,共有近千名大学生取得数控车工高级技能证书和德国商会AHK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就业率高达100%;帮助青工取得学历证,联合相关教育机构建立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开办国家成人高考学历班,以优秀的青年技师为培养对象,通过为期三年的教育使其取得本(专)科学历,来自沈飞、金杯等企业的近800名优秀青年技师通过参加学历班,技术理论水平显著提升,转化技术革新达500多项,为企业增效近亿元。

  导师带徒,让“匠心情怀”薪火相传。基地在做好企业常项导师带徒活动基础上,组织对新分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导师带徒活动,完善了考核激励制度,并开辟了基地建设的国家级师资力量——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导师团,对沈阳乃至全国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发展进行政策指导和职业生涯导航。目前,导师团已在全国范围内聘请了100多名专家担任导师,利用青工普训等多种学术交流的方式,传授先进技能理念、经验和手段,有效帮助青工解决了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畅通青工技能鉴定的“绿色通道”

  基地建立技能竞赛运行机制。基地竞赛体系主要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大赛。其中省、市两级“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由团市委联合省、市人社部门承办,12年来,先后开展了工具钳工、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等100多个工种的技能大赛,累计15万名青工参与到竞赛中来。在全国范围内,12年来,全国各地共举办省级青工技能竞赛2953场,市级竞赛11984场,累计有1290多万名青年技术工人参加各级竞赛,21.1万名青年通过技能竞赛活动晋升技术等级。其中,决赛阶段共开展了工具钳工等33个工种的比赛,沈阳选手荣获21个单项冠军,有力牵动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基地采取企业自主鉴定、基地鉴定、大赛鉴定等方式,为广大青工技能鉴定开辟了“绿色通道”,通过技能鉴定、拿到技能证书后,基地办将补贴实际费用50%。进入市级以上大赛前三名和实际操作及理论考试60分以上的选手,可以破格晋升技能等级。突破了比例、资历、年龄、身份等限制,满足了青工获得认证、提升技术等级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广泛传播青年技能文化理念

  基地积极营造青年技能文化氛围。基地建设注重青年技能文化的营造和培育,通过成立沈阳市青年技师协会,在沈鼓集团、沈阳机床等企业设立分会,形成了市企链条式结构,牵头开展报告会、现场技能论坛等系列交流活动,受益青工10万人次。

  基地组织评选表彰“沈阳十大杰出青年技能人才”、“沈阳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选树和推荐为全市乃至全国的青年典型,在方文墨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后,刘刚、洪家光荣获了全国“最美青工”。

  基地坚持把传承工业文化、弘扬技能新风的主题贯穿建设始终,依托沈阳丰富的工业文化底蕴,特别设计了青工简单易学的“我也来参与”技能实践项目,组织青工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工人生活馆等主体活动,让青工面对面感受工业文化。在社会宣传方面,基地开展“技能成才我成功”主题演讲会、技能进社区活动,举办青年技能与自主创新报告会,把全社会的技能情感向技能文化升华。

  基地全面融入沈阳工业文化建设,组织广大青工在各自领域开展“小建议、小革新、小设计、小改造、小发明”活动,积极参与岗位练兵、技能培训学分制试点、技术比武、导师带徒、抢救绝活绝技等活动,创造新兴的富有当代青年特点的工业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塑形等功能,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源头活水,在传承工业文化的同时,更是赋予了沈阳工业文化全新的时代内涵与传播力量。

  着眼“三大层级”,拓展基地建设普惠成果

  团沈阳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微观层级,青年技工受益良多。12年来,青年技术工人通过参与基地所开展的培训、比赛、鉴定等环节,迅速提升了自身的技能水平,开阔了技能视野,激发了创新意识,成长空间不断拓展,特别是在“振兴杯”大赛中获得名次的优秀青工,还得到了技能鉴定、荣誉表彰、薪酬待遇等多方面的破格奖励,既发展了自我,也改善了待遇。

  团沈阳市委相关负责人认为,中观层级,企业创新助力显著在基地和“振兴杯”大赛的辐射带动下,更多的企业通过团组织,广泛开展青年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对青工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青年高技能人才,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革新。宏观层级,技能报国风尚彰显。基地建设对青年个体和企业群体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不仅推动了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服务了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更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产业报国、实干兴邦的良好社会风气和主流价值观,以青年人的蓬勃朝气传递了正能量。

责任编辑:王冬伟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