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合格了!”当宋华辉知道这个消息后,长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一下子落地了。
宋华辉是上海航天局812所部装车间的一名工人,和一名普通的铣工一样,对照图纸、制作零件是与他的日常工作。但与其他普通铣工不同的是,宋华辉和他的同伴所做的零件都是要“上天”的。由于从事的是航天器结构件高精度数控加工、大尺寸星体结构装配及精密修整等工作,他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航天工匠”。
“我们的工作要求是不能出事,因为只要出事就是大事。”对于自己的工作,宋师傅有极其严格的要求。由于航天组件加工的特殊性,对组件的制作时间和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在他看来,每一个零件都是航天产品的“小心脏”。
2011年,宋华辉的单位接受了一项薄壁类星敏横梁组件的加工任务。刚接到这项任务时,包括宋师傅在内所有的工人心里都没底。
这个任务尺寸大,精度要求高,而且按照常规,制作这样的组件,需要一台高精度的五轴车床,但是当时他们所里并没有这样的设备,仅仅为了完成一次任务购置一台价值千万元的新设备显然有点儿不现实。另外,不仅任务颇有难度,而且前期的论证时间过长,留给制作的时间也不多。
接到任务之后,宋华辉和自己的同事先后多次讨论,决定先从调整设备开始,通过提高设备的精度尝试完成组件。对加工出现的问题,他与技术人员一起钻研,设计了一套装夹在二轴转台上的高精度工装,通过测量工装的平面来确保星敏支架安装面的法线指向精度准确。
宋华辉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加工一个零件,有的时候可能几个小时就可以搞定,但是有的却需要花费几个月才能完成一项产品。”
由于是航天组件,一旦出错,只能报废,而且每一个组件的原料成本很高,在工作中很少有留给他们试做的机会。“‘上天’就是一件两件的东西,而且需要一次成功。”宋华辉说。
宋华辉曾经说过:“高精度修整要有‘欲速则不达’的精神,要把产品当作艺术品一样精心雕刻。”在一次制作一个六边形的组件时,由于对产品的要求很高,材料的刚性又很差,宋华辉边测量边加工,耐着性子一点儿一点儿地制作,“普通的零件我可以几分钟做完,但是那次,一天时间我也只做了几块。”也正是凭着追求极致的态度,他负责的产品连续3年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100%。
1997年,20岁的宋华辉中专毕业进入单位,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平时他虚心向厂里的老师傅学习。“当时工作不是很多,于是我就抓紧时间学习。”他还自己花钱买一些书。渐渐地,书本上的理论学习加上老师傅的实践指导,让他在岗位上积累了经验。
“如果做过一次之后就会心里有底。”宋华辉告诉记者,经验对于这项工作很重要,经验少的人看到图纸之后,需要花很长时间考虑后期制作,“刚开始读图熟悉工作流程花的时间比较长”,“现在,看到图纸之后就会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做哪一步,速度就比较快,这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的”。
也正是凭借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在第四届“振兴杯”青年职工技能大赛上,宋华辉获得铣工组竞赛第三名。“一直从事这项工作,一做就是11年”。振兴杯之后,宋华辉一下子成了单位里的名人,他被聘为单位里的首席技师。
“现在很多人觉得这个工作很苦,总是加班,干了一段时间就走。”宋师傅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工匠精神首先应该是对工作有一种认同感,专注地做下去。
2012年以宋华辉为团队带头人的卫星结构平台精确修整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他们以修整设备(TK6210)等先进数控设备为平台,对卫星平台结构装配的各项加工参数进行分析计算、模拟仿真,研究一系列误差传递、补偿及走刀颤振抑制的方法。
2013年,宋华辉团队接到一项任务,某卫星有效载荷舱结构为复合材料桁架式结构,大尺寸碳纤维复合材料框架结构刚性较差,加工易出现颤振、让刀等现象,加工难度大,加工精度高。宋华辉首次提出通过标定转台,利用经纬仪边加工边测量、机床定位精度补偿的方式对该桁架进行组合加工,最终保证了桁架结构各项精度指标,这个方法让单个桁架加工费用节约近10万元。
除此之外,宋华辉通过不断摸索总结、改革创新,提出了高精度、高稳定性测量与修正,铝蜂窝板高精度、快速后埋等一系列解决方案,为后续大平台卫星高精度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一名同事眼中真正的“航天工匠”。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