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青春下乡二十载 学子喜迎十九大⑧:支教薪火永不熄

发稿时间:2017-08-22 07:1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龙龙 崔宁宁 陈妮帆 吴明青

  何时来一直记得十多前曾有一支大学生支教队来到湖南宁乡市夏铎铺镇中心小学。“他们为我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他们不为我们带来了趣味课程,还鼓励我们去追逐梦想。我很感谢他们,正是因为他们,我从小就立志要当老师,要参加支教。” 

  今年7月,何时来作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麦浪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名支教老师,出现在三尺讲台上,实现了自己的“支教梦”。 

  在开始支教前,何时来一直努力备课,心里想着“要像当年改变自己的支教老师一样,为山区孩子带来一点变化。”据介绍,麦浪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结合各自专业特色,为孩子们教授英文版的国学课还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征文比赛和趣味运动会当有孩子向何时来表示,以后也要成为一名支教老师时,何时来激动地流泪了。 

  “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我,”何时来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是爱的接力与传递,只有一代一代地这样传下去,支教的薪火才能燃烧得更旺。今年我是第一次参加支教,也适逢十九大召开,这种爱的力量和支教活动的意义让我感受得更深刻。” 

      

    徐州工程学院DFC支教团与孩子们一起搭建足球球门。团队供图 

  创新永不停歇的支教 

  DFC创新课堂是徐州工程学院DFC支教团的特色课程,主要是通过“感受、想象、行动、分享”四个步骤来引导、挖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今年7月,DFC支教团一行13人,从江苏省徐州市出发,跨越安徽、湖北两省,到达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金殿完全小学进行支教 

  “我们毕竟不是专业的老师,教授书本知识不是我们的优势。所以,我们选择用特色教学挖掘孩子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DFC支教团负责人严帅说,“今年是团队支教的第四年,从今年开始我们将长期在金殿完全小学进行支教,努力探索出新的支教模式。” 

  带着孩子们一同搭建足球球门是创新课堂的一部分,讨论设计、选择材料、共同搭建、分享使用,每一个环节都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以主人公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是我们的创新课堂和平时的文化课堂不一样的地方。 

  7月13日,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支教助农暑期实践团队来到洛阳市牛栾村小学,开展暑期公益支教,给孩子们带来丰富的课外知识和素质教育课程。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支教团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据队员杨皖玉介绍,“金种子”已经连续开展十年支教活动。在今年支教开始前,团队对这所学校的教学设施、课程开设及学生水平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后,决定从自身所学专业出发,通过当地便利的网络教学设施条件,为孩子们带来在线网络课程。 

  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名师在线授课+支教老师线下辅导的双师教学模式,将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源免费输送到支教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此外,还通过网络直播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教学互动。这一切都让孩子们对网络学习有了全新的认知。 

  今年适逢党的十九大召开,杨皖玉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随着国家教育扶贫工作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关注乡村教育,不断优化乡村小学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乡村教育水平,给乡村教育带来更多改变,让孩子们看到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相关链接:

  青春下乡二十载 学子喜迎十九大①:政策宣讲筑信仰 

  青春下乡二十载 学子喜迎十九大②:红色基因代代传 

  青春下乡二十载 学子喜迎十九大③:扶贫之路注新生 

  青春下乡二十载 学子喜迎十九大④:科技助农促生产 

  青春下乡二十载 学子喜迎十九大⑤:乡村建设更美丽 

  青春下乡二十载 学子喜迎十九大⑥:民族文化共传承

  青春下乡二十载 学子喜迎十九大⑦:爱心医疗惠民生

责任编辑:周学磊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