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97年,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启动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至2017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走过二十年历程。二十年来,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奔赴祖国各地,在城镇社区、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等丰富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意识,用青春奉献助力中国发展。为此,中国青年网特别推出“青春下乡二十载 学子喜迎十九大”系列报道,展现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的风采,向全社会、全世界讲述美丽的中国故事,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7日电(记者 王龙龙 见习记者 李华锡 实习记者 孙雅姝 李世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围绕“三农”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强调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在每年的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知中,都要求组织“科技支农帮扶团”;从2016年开始,“三下乡”通知中又增添了“全国农科学子助力脱贫攻坚专项活动”。各地学校号召广大青年学生组成实践团队,开展科技助农相关实践活动,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广校进行合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促进农业生产,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图为淮阴工学院“挂县强农”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在教村民使用手机APP咨询农业发展问题。团队供图
理论宣讲方式广,线上线下同助农
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今年暑假期间,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之旅,旅兴嵩山”实践团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开展农业种植品种“线上答疑”活动。
“我们的实践分为线下宣传、线上答疑两部分,这样做既节约成本又能够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团队队长张赢月告诉记者,在答疑会开始前,该实践队员在附近村庄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前期调研,并邀请村民参加答疑会。
答疑会上,队员们邀请了农产品种植专家、山东理工大学教授马汇泉做客答疑会,并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在线解答村民们的问题。针对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马汇泉教授一一指出病因,实践团成员再根据病因,为村民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措施。“村民很喜欢此次答疑会,我们会继续通过远程视频方式为村民解答疑惑,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用实际行动助力农村发展,建功立业,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作贡献。”张赢月说。
在暑期“三下乡”实践中,淮阴工学院“挂县强农”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同样利用新媒体科技,助力解决农业生产难题。据悉,该团队所使用的手机APP,不仅具有全面的农业资讯,还配备专业知识库、专家问诊、视频诊断、信息采集发布等大数据平台,为农户提供“全天候、顾问式”的线上技术服务。
团队负责人李宣乐表示,实践团队开展了专题培训班,向村民们介绍APP的使用方法。同时,实践团队和指导老师还前往相关农业公司查看苗情,指导生产,并发放精心编写的技术资料和服务手册。
“有的村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我们就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下载和使用APP。没有智能手机的村民,我们就发放知识手册,给他们讲解相关知识。”李宣乐说,看到村民在疑惑得到解决后露出开心的笑容,队员们打心眼里高兴,“同时,这也是我们团队践行今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主题‘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的重要体现。”
图为塔里木大学富民固边调研团队员正在教授村民修剪植物。团队供图
下乡实践点子多,技术指导来助农
今年暑假期间,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梦三农情之兴农惠民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青川县渠河乡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户在养殖中存在一些问题,用技术指导帮助村民解决难题。
在调研娃娃鱼养殖基地过程中,队员们发现部分娃娃鱼的脚跟出现溃烂、褪色等现象。当询问养殖场主黄女士时,她回答说:“这些娃娃鱼得了水霉病,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对!”实践团队长张谨啸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其症状和水霉病有所不同。“水霉菌丝会形成白色絮状物,但它们并没有,我们怀疑这可能是其他症状。”
张谨啸立刻和导师取得联系,说明娃娃鱼的症状,并传回患处的照片,最终确认是患了大鲵蛙病毒。在得知该病毒具有传染性后,实践队员和场主黄女士立刻对患病的娃娃鱼进行隔离,避免病毒蔓延。
如果不能及时隔离,一旦所有的娃娃鱼都感染,这给黄女士一家带来的损失会达到30万元左右。“利用所学知识,帮助村民做农业技术指导,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有问题可以及时联系我们。”面对黄女士的感谢,张谨啸说。
同一时间,在祖国的大西北--新疆和田墨玉县,塔里木大学富民固边调研团正在田间地头,通过观察果树的长势、测量土质肥力等方法,对当地村民进行核桃树的幼苗栽培、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
团队科技特派员张瑞表示,该团队今年是第三年开展这一实践,“今年适逢十九大召开,我们期待能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形式服务基层,让更多百姓感受十九大的喜悦气氛。”针对当地种植的核桃树只疯长不结果等问题,队员们带来了修枝剪、高枝剪等,并为村民发放核桃栽培技术宣传手册,手把手教村民修剪枝条、喷洒农药等。
“大学生和专家老师为我们义务解决种植难题,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他们真是我们的及时雨呀!”卡迪尔库尔班·尼亚孜是受到帮助的村民之一,他笑着说,“他们带来的技术直接帮我们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收入,太感谢了。”大叔质朴的笑容在阳光下更显灿烂。
东北电力大学“秸秆转型,节能环保”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为村民演示太阳能秸秆软化研制型煤过程。团队供图
定点帮扶变化大,扎根基层来助农
河北师范大学“访菌乡·助菌香”社会实践队在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立安、学院团委书记赵静的指导下,今年已经是连续13年奔赴河北承德平泉开展“聚焦精准扶贫,助力菌乡发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定点帮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践队员将技术整合,通过开展“农村课堂”,将接种技术教给当地菇农,让他们自己可以独立完成接菌任务,避免损失。同时,实践队还发挥专业特长,在种植基地的实验室中做了大量实验,为种植户找到最合适的菌棒配料比例。
“当地菇农没有不认识我们的。”13年来,该实践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扎根基层,定点帮扶,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友谊。平泉县食用菌产业服务局副局长李忠民表示,“如果每年的技术贡献率按5%算,十多年来,他们为平泉创造的价值在10亿元以上了,真感谢他们。”
在吉林,东北电力大学“秸秆转型,节能环保”社会实践小分队同样也在开展定点帮扶。实践队来到吉林市船营区欢喜乡新林村,致力于用太阳能软化秸秆形成煤炭,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
团队负责人刘威介绍说,早在5年前,团队就在农村做过“太阳能气化秸秆”实验,近年来一直在研究“气化秸秆”问题,从去年开始对“太阳能软化秸秆”进行普及推广。
今年,团队继续实验并推广“太阳能软化秸秆”,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还向当地村民普及国家相关环保法规政策和秸秆直接燃烧的危害。“今年实验结束后,我们带着压制成型的型煤,在村民家中进行燃烧演示,普及秸秆回收再利用。”最终,实验成果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增长了才干。我们相信有朝一日,这个研究成果会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我们科技助农的初衷。同时,这也是我们大学生喜迎十九大召开的一种最有意义的实际行动。”刘威告诉记者。
相关链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