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一挂”:让优秀医疗人才下沉到基层
三甲医院专家指导。中国青年网 鲁勇 摄
在高密市阚家镇卫生院,在此挂职的高密市人民医院理疗科主任宿录贞和其他6位挂职医生的照片、个人信息以及坐诊时间被制成大大的展板,悬挂在卫生院门诊大厅。每逢专家坐诊的日子,乡亲们就会根据病情,到卫生院找自己信得过的专家看病。宿录贞笑着说:“多时一天能接诊五六十名患者。在下面坐诊,既方便了当地群众,又减轻了城区医院的床位压力,对我个人也是一种帮助和提高。”
支农医师下乡帮扶。中国青年网 鲁勇 摄
推动宿录贞他们在卫生院坐诊的,正是高密市推行的“双百一挂”工程,每年从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选拔百名医疗骨干外出到三级医院进修,从城区医院选派百名医师下乡支农,从高康、密康医疗集团核心医院选拔10名中层业务骨干挂职担任卫生院院长。医疗卫生人员支农和挂职期间,不转行政、工资关系,保留派出单位同级同类人员的各项待遇。
“现在,我们卫生院每周至少有两天时间有市区的专家来坐诊,他们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传授技术和管理知识。需要他们的时候随叫随到。这给我们帮了大忙,解决了大问题。”阚家镇卫生院院长邱建华介绍。“双百一挂”盘活了市区医院、卫生院的人力资源,方便了患者,减轻了百姓的就医负担。“去年我得了大面积胃溃疡,城里的专家到镇上的卫生院来给我做的手术,原本外出得花两三万,在家门口上只花了4000块,效果还很好。”大牟家镇小辛家村村民李秀念感慨地说。
“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完善城乡医院之间密切协作的帮扶机制,推动城区医院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密市卫生计生局局长戴志锡介绍说,这项工作既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决策,也是锤炼队伍、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