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决胜1000天 习近平谋划史上最强“扶贫记”

发稿时间:2017-09-02 08:2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川 潘倩倩

  靶向治疗攻克深度贫困“坚中之坚”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山西吕梁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最后一个集中连片特困区。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看望贫困群众,察访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了解致贫原因和稳定增收的可行性,同干部群众一起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在山西,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强调“实践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

  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的下王营庄村,是刘晓芳大学毕业后的工作第一站。2016年10月,她来到这里,成为一名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大学生村官。

  刘晓芳认为,脱贫攻坚重在精准,难在精准,成败系于是否精准。为了精确了解下王营庄贫困户具体情况,到任不久的刘晓芳逐一登门入户、细致调研、一一核对,将每个贫困户的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和群众脱贫意愿都核查明白。

  而经过2016年贫困户建档立卡再回头看工作审核确定,下王营庄现有贫困户100户,264人,贫困发生率为40.6%。其中深度贫困人口48人,包括残疾人3人,患有慢性病、大病者33人,60岁以上失能老人12人。

  在这场脱贫攻坚之战中,刘晓芳首先承担起各项脱贫惠农政策宣传员的角色,及时宣传到位,确保群众对各项政策熟知。而后深入挖掘扶贫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和案例,通过榜样力量带动,进行经验推广。

  在脱贫攻坚举措具体落实中,刘晓芳瞅准了下王营庄的白马仙洞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结合当地实际,本着“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主题,科学制定了加强文化旅游的实施方案,如今已开始全力有序推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开展什么样的脱贫攻坚工作,转换传统观念,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都是一项长久之计。为了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刘晓芳以培训负责人的身份担负起护理护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暨乡村旅游培训、绕线电感培训等重任,旨在让观念和技能都能尽快深入村民。

  而如今一年时间未到,下王营庄已经大步疾行在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上,发生着可观可喜的改变。

  无论是木苏玛村(1村)、康阿村,还是下王营庄村,在中国大地上,他们只是脱贫攻坚之路上无数类似村庄的一个缩影。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4年多里,全国已有5564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而今,在距离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仅剩1000余天的当下,我国尚有4335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依然任重道远。

  今年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而今,这一庄严承诺时时声犹在耳,引领着、激励着国人同心协力、筑梦明天。

责任编辑:邹畅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