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北科大高校共青团改革:让“青年之声”聚青年人气接校园地气

发稿时间:2017-01-09 06:4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刘尚君

    

  “青年之声”社会实践微信专题群组,师生热烈互动。网络截图 

  答疑助手,“青年之声”接地气 

  在北京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是所有师生最喜欢的一堂必修课。作为国家精品课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每年面向4000余名学生开授10学时的课堂教学,通过讲授社会实践的价值、方法与预期目标等,给予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效的理论指导。 

  “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每年都想来。”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实践课程的助教胡卓升已经参加了两次暑期社会实践。回想起那段去云南山区帮助村民改善用水的经历,他依然历历在目。 

  胡卓升说,这是他第一次走进如此偏远而贫困的农村,那段时间,他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作,详细地了解当地的村民的用水状况和水质情况,希望能写一份完整详实且有说服力的调查报告出来能切实帮助到村民改善生活。“能尽份力就好,反正不管怎样,自己以后要珍惜用水。”他感慨道。 

  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是胡卓升和所有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小伙伴们最大的收获。如此有意义的活动,让每年报名参与活动的人数只增不减。虽然学校特地开设了暑期社会实践课,但是学生们在课下会遇到很多具体问题和疑惑,课程组教师人员和精力有限很难做到“点对点、个性化”的教学引导。 

  为了解决教学难题,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暑期社会实践课搬到了网络上,以学校“青年之声”平台为根基,建设起了第二课堂教辅平台《实践之声》,安排课程讲师做“答疑助手”,创新答疑解惑的新玩儿法,让“青年之声”接地气。 

  “学长,暑期社会实践立项有哪些注意事项?” 

  “老师,今年的社会实践有哪些新的规定?” 

  “大神们,求社会实践项目表格的正确填写方法?” 

    …… 

   把“面对面”延伸为“键对键”“青年之声·社会实践”三个教辅答疑平台一上线便深受师生的喜爱。 

  在北京科技大学“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专区,学校邀请授课讲师和优秀学长暑期社会实践的专家,引导学生在“青年之声”平台上围绕社会实践问题向专家发问,以往线下课堂没时间提问或不方便交流的问题终于有了发现和解决的渠道,超过90%回答率让学生参与活动更有信心。 

  在微信自助平台,微信公众号“实践之声”栏目将同学们提问最多、最关心最热的社会实践热门问题TOP200逐步公开,学生们只需要提问关键词即可获取专家们精心准备的智能回答。智能、精准、快捷的使用特点,被广大师生誉为社会实践“史上最强工具书” 

  此外,安排授课教师在全校20个课堂建立“青年之声”微信专题群组,搭建了有一个多元、即时的答疑互动空间,学生可以在群组中直接邀请主讲教师回答问题,活跃对话成为教师联系青年的真实写照。 

  如今有了这三大法宝,作为社会实践课程的助教胡卓升也忙着在“青年之声·社会实践”平台上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在线秒回、有问必答,即使有时在同一时间内要回答几十条问题,胡卓升也觉得忙有所值。 

  “无论是在PC端还是微信端,只要实用好,大家都会选择‘青年之声’。胡卓升笑着说。 

  欢迎拨打“青年之声”新闻热线010-57380782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qnzsbjz@163.com;关注“青年之声”微信公众号(ID:qnzs20150428)、“青年之声”官方微博@青年之声,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系列报道: 

  ①“青年之声·贵州”探索服务新思维 “专家问吧”“青春show”彰显青春活力 

  ②大四女生父母双亡扛起一家四口重担“青年之声·山东”牵头帮其诉讼讨回公道 

  ③“青年之声·河南”创业就业行做出“营养均衡”的创意大餐 

  ④“青年之声·河北”:服务青年暖意盎然爱心牵动燕赵大地 

  ⑤聚焦青年需求整合各方资源打造“青年之声·云南”个性服务平台 

  ⑥“青年之声·浙江”:品牌创新 构建服务共享新格局 

  ⑦“青年之声·内蒙古”:共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共建团青互动朋友圈

  ⑧“青年之声·江苏”:创新服务 让共青团工作“潮”起来

责任编辑:周学磊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