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专家三问《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批评是为了让你清醒

发稿时间:2016-11-28 07:1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张群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 张群)近日,随着《爸爸去哪儿4》网络综艺真人秀的热播,关于节目嘉宾董力和阿拉蕾“蕾力CP”的炒作备受争议,迫于舆论压力,11月19日,《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发布名为《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单纯的总是美好的》声明,回应争议。11月22日,“‘青年之声’在线访谈:CP的正确打开方式”,邀请专家对“蕾力CP”现象进行专业分析与解读。 

  原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东中西部区域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学者黎陆昕。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群 摄 

  厉声三问节目组 别把孩子的无知当做利益的推手 

  真人秀节目以其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特点吸引观众眼球,流行于世界各国,“但是当真人秀节目的演绎对象、表达对象和接收对象更多的是未成年人群体时,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单纯的总是美好的’不假,但是单纯的也是最娇贵的、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原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东中西部区域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青年成长与发展研究学者黎陆昕表示。 

  为此,黎陆昕厉声三问《爸爸去哪儿》相关人士,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成年男性父亲和女性孩童非血源性关系组成的‘临时家庭’及他们的密切接触是否走在法律边缘?节目播出后会带来什么社会反响?这些敏感问题都是社会基本常识,在节目组层层审视的过程中,是否已经考虑到?”黎陆昕首先对节目策划人员提出疑问。 

  其次,他向节目组或芒果TV法律顾问提出疑问:“节目内容处在法律与道德边缘之间,本身就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在节目审视的过程中,法律顾问是否从专业角度看到节目策划的基本敏感点?节目是否跨越法律边界?播出时法律顾问是否要签字?如果签了字,是否担负相应责任?” 

  最后,他认为,阿拉蕾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是应怎样关注她的成长?在看似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该怎样行使监护人应该担起的责任?假如平时在公园,有一个陌生男子摸孩子的头,监护人可能都会很反感:“这个人想要干什么?”而现在跟一个陌生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组成临时家庭,还出现洗头、露出肩膀的情况,对此,监护人却容忍了,这是为什么?这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心理暗示?黎陆昕向孩子监护人提出疑问。 

  黎陆昕认为,节目播出内容之后的发酵,之所以会有违初衷、引起争议,太值得我们反思,对此,有关部门和当事人必须接受教训,并立场坚定地指出:“别让成人利用孩子的无知当做利益的推手。” 

  节目缺失价值理性 客观上挑战道德底线 

  关于日前《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发出的回应声明,黎陆昕认为,声明中关于阿拉蕾洗澡换衣服由女编导专门完成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推辞。24小时拍摄,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理性一点说,不会发生侵犯孩子的事情,但如果这体现了理性的话,那它也只是一种工具理性,追求的就是保障所谓的收视率,而整个节目缺失的是价值理性。 

实习父女共睡一张床。网页截图 

  针对节目中,实习爸爸和女儿每次要“独处”两天一夜的安排,黎陆昕说:“在国外,一般意义上说,男性跟女孩是不能独处的,极端一点讲,甚至父亲与女儿独处,母亲都要尽可能地介入。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从孩子幼小阶段家长就要建立起一种意识,排除女童被性侵的可能性。这种理念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很有些超前,但是就未成年女童而言,矫枉过正也不是什么坏事。” 

  黎陆昕进一步指出,节目所传递出的“给一块糖”、“我当你的临时爸爸”等“父女”间的温暖互动信息可能会让居心不良的人看到,并模仿利诱小女孩,这些细节在某种角度上都有不好的示范。 

  “我们不否认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但恰恰是某些肮脏的东西可能会趁虚而入。让青少年群体的成长环境变得不安全,这是我们所不能够接受的。”黎陆昕表示。 

  “当孩子进入剧组后,剧组把某些东西强加到了孩子身上。”黎陆昕指出,孩子在三四岁时,开始对所经历的事情有比较清晰的记忆,而且有些事情往往是记忆犹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排除会有一些被软化和变形的问题出现,而孩子的成长或许就因此而出现偏失。这也恰恰是他为什么对《爸爸去哪儿4》感到不满和愤慨的原因。 

  “在孩子三四岁的敏感阶段,我们应该尽量给他干净的、完善的东西,别因为成人要在边缘化的地带获取某些利益,而让孩子在无知的状态下成为谋取利益的推手和玩偶,这实在太不应该。”黎陆昕态度明确地表示。 

  关于此前备受争议的“蕾力CP”问题,黎陆昕分析说:“CP这个概念有着鲜明的社会亚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色彩,在特定的人群中和特定的维度下来谈论,并无不可。但是,当把一个3、4岁的未成年人拉进来的时候,这就发生了性质的变化。这个节目的策划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是,从它刻意突出的‘吸睛之处’可以看出,它客观上有一种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味道,对此,主流社会必须有明确的声音回应:NO!” 

责任编辑:杨晓霖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