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薪火相传十年支教情 你还好吗?

发稿时间:2016-08-11 13:2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龙龙 李华锡

2004年,薪火义务支教社成立时的傅瑛(左五)。本人供图

  薪火妈妈:“我希望薪火能够寿终正寝” 

  “支教十年了,我希望薪火能够寿终正寝,如果薪火的支教是淮北农村贫困教育的终点,这样我们成立这个社团的初衷也就达到了。”2014年7月12日,在淮北师范大学“暑期阳光行动”启动仪式上,当所有老师都沉浸在高兴和喜悦当中时,一名教授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对支教的思考,让整个会场瞬间沉寂下来。 

  这位教授名叫傅瑛,知道她名字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喜欢叫她“薪火妈妈”。 

  十年前,在傅瑛和其他教师的努力下,淮北师范大学薪火义务支教社成立了。成立之初,经费问题一直苦恼着她。较早的经费都是由支教社的几名指导老师和学生们自掏腰包,“可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我们都明白,只有让更多的教师知道薪火,才能让更多的人帮助薪火。”傅瑛说。 

  于是,傅瑛便通过借助媒体宣传,让更多的老师、学生和社会人士参与其中。为了开辟更多的支教点,她还亲自和当地的教育局领导到农村小学调研。 

  设备简陋,环境脏乱,坐在教室里通过墙上的裂缝都能看到外面,墙壁只能用木棍撑着……如此的景象,让她和教育局的领导目瞪口呆。“教育局领导立即答应要解决此事,不久后,校舍和教学设备问题都解决了。”那一年,傅瑛已经接近退休,但她一直为支教忙碌着。 

  在为公益奔波忙碌的同时,傅瑛开始对支教有更深入的思考。“现在很多老师要求高,不愿意去边远山区工作,农村教育这个大缺口一直填不上。本想通过支教能够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可没想到支教一旦开始了,就结束不了。” 

  “我希望薪火能够寿终正寝。”傅瑛认为,支教只是临时的,只有教学水平、师资力量能够跟上来,农村教育问题才能得到解决,那么薪火义务支教社也就应该画上句号了。 

  2013年,傅瑛退休了。在薪火支教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经常到她家里去,看望这位“薪火妈妈”。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公益,思考如何让薪火换一种形式存在。 

  “我希望薪火人的热情长存,但我也希望淮北地区的学校很快不再需要薪火支教,这样它就能用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了。”2016年暑期“薪火阳光行动”又要出发了,启动仪式上,傅瑛说出了自己的思考,会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十年了,傅瑛没有忘记支教的初衷,依然为支教奔走相告,唯一能够见证的,就是她那从乌黑到花白的头发,以及满脸的皱纹。 

  有人曾说,爱的伟大之处在于越分享越富有,而梦的不凡之处则在于越坚持越美丽。十年支教,对于所有的支教团来说都是一场美丽的梦,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是一次心灵的蜕变。 

  无论是支教老师,还是被支教的孩子,亦或是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指导老师,他们用最美好的时间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任何时候,回想起来都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最后,笔者不禁再问一句,“十年了,你还好吗?”  

责任编辑:杨晓霖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