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薪火相传十年支教情 你还好吗?

发稿时间:2016-08-11 13:2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龙龙 李华锡

2006年暑期,陈天嵩(前排左四)与阳光孤儿院的孩子们在一起。本人供图 

  从支教老师到为人师表 

  2006年暑假,对于陈天嵩来说是一个美好的假期,刚保送研究生便收到了一个通知,他要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到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夹街村阳光孤儿院支教一年。怀着忐忑的心情,他踏上了长沙到常德的旅程。 

  一到目的地,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没想到孤儿院的条件这么好,宿舍有空调,教室有电视,一日三餐非常丰富,让我瞬间找到了信心。”然而,当陈天嵩进一步了解孤儿院情况时,孩子们的故事和孤僻震撼了他。 

  “很多孩子从小没有父母,性格内向胆怯,要他们接受我这个新老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于是,陈天嵩用一天时间记住所有孩子的名字,每天晚上都会给孩子们讲睡前小故事。“慢慢地,孩子们的眼神不再躲闪,跟我亲近起来。” 

  一转眼就到了春节,当陈天嵩准备好行李回家的时候,几个孩子在门前拦住了他。“陈老师你会和我们一起过年吗?”孩子们的一句话让他陷入了沉思,那一刻,他的心彻底柔软了。“我想着我的父母家人,但是在这些孩子的心里,我就是他们的家人。所以那一年我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了孤儿院孩子们一起春节。 

  在陈天嵩的记忆里,有一名叫洋洋(化名)的孩子,上六年级,可是因为调皮经常被批评。放学后,陈天嵩把洋洋留下来,与他谈心,恰巧洋洋的奶奶来看他,“当我对洋洋说奶奶如何不容易,不好好读书对不起奶奶的时候,身后的奶奶当时就哭了,甚至要给我跪下。”原来,奶奶因为文化水平有限,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洋洋就像一匹放养的野马,没有人关心他的内心世界,陈天嵩对洋洋的教育重新燃起了奶奶对洋洋的希望。 

  “这里的孩子太需要爱了。”那一刻,陈天嵩终于明白了支教的意义,“我的支教不仅仅是为了给孩子们带来一些温暖,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他们背后支离破碎的家庭带来一点希望,我要尽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研究生毕业后,陈天嵩选择了留校任教,而他的支教日子也被拉长了。每年暑期“三下乡”之前,他都会给同学们分享他在孤儿院与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支教故事,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支教。每年,他还会到孤儿院看望孩子们。 

  十年过去了,曾经的支教大学生已长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而看着这群支教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老师们,依然还在支教的路上,无论是正在执教或已退休,他们坚守初心,让爱继续播撒,傅瑛便是其中的一员。 

责任编辑:杨晓霖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