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驻村干部黄江滔:情暖根与土 领头雁带领群众奔上致富路

发稿时间:2016-06-27 08:1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张硕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平台“国学小课题”揭牌。本人供图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实习基地也将落户三岔河小学,将每年选派1到3名优秀的研究生走进三岔河小学,开展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习。这一举措既缓解了农村小学师资紧张难题,为现有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经过多方协调,今年山东省唯一的省级留守儿童活动站将落户三岔河村,并将于近期举行揭牌仪式。 

  “暖风送爱意  我们共成长”大手牵小手活动。本人供图 

  因地制宜优化产销模式  村民踏上增收致富 

  “脱贫是第一要务,但绝不应成为最终目标,小平同志的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理论在农村同样适用,发挥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让观念保守的群体有目标可看,有榜样可学,政府持续性倡导与政策扶持,务实且不折腾,发展才是硬道理。”黄江滔在外出考察的路上这样告诉记者。 

  “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黄江滔立足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三岔河村的现状因地制宜开展工作,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基础商业,定出了“农业促稳定、促发展,商业添繁荣、添活力”的工作格局。 

  经调研,黄江滔将目光投向了有机土豆种植,改粮食作物为经济作物。为此,他远赴无锡考察购进使用周期可长达15年的坚固耐用的优质大棚材料,并前往曲阜董庄乡、宁阳郑龙村、滕州界河等地学习先进种植经验,在村内建设80个高标准双模温室大棚,打造了三岔河有机土豆种植基地。 

  “今年打春时间早,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村民们忙碌起来,漫步于田间地头,望着温室大棚里长势喜人的土豆,听着浇灌的哗哗水流,感受村民脸上流露出的快乐、满足……幸福感涌满心头。”黄江滔在《我的第一书记日记》中如此记录这段心路历程。     

  温室大棚土豆喜获丰收。本人供图 

  由于土豆大棚基本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上市时间较露天种植的土豆大大提前,打了个漂亮的“时间差”。在去年一年中,土豆由之前的0.5元一斤增长到2.2元一斤,土豆大棚收益每亩近万元,较往年增幅400%。全村86个大棚累积总收入近80万元! 

  在此基础上,黄江滔再次拓宽了带领村民致富增收的思路,结合三岔河村优质交通资源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兴建了“三岔河村集贸市场”。此外,还积极利用省财政追加拨款,计划打造“三岔河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三岔河村劳务市场”。届时,三岔河村一带将呈现出立体化、多元化的综合性商业格局,欣欣向荣的繁荣场面将指日可期。

  系列报道

  1、“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韩璐璐:勇做志愿路上排头兵 

  2、“全国优秀团员”杜赫:铸就平凡中的不平凡

  3、乡镇团干部王银川:引领青年思想 清朗网络环境

  4、优秀团干部丁雪:打造服务型团组织永远在路上

  5、热西旦·哈斯木:爱心播洒阳光 “十元爱心”凝聚民族大团结

  6、网界青年孙维:我用话筒和公益爱心向生活致敬 

责任编辑:杨青山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