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85后美女思政教师 教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打开方式”

发稿时间:2016-05-04 07:3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卢冠琼

  中国青年网:建国以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号召曾经鼓励了好几代人,当下,却有部分网友将其当作一种身份的“自我调侃”。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张明明:我专门开了一节课讲共产主义,因为很多人对共产主义的误解非常深。我上课会问同学们,共产主义的“产”是什么?一些人甚至会认为共产主义就是一大二公、一清二白、高度平均、禁欲主义等等,其实不是,共产主义的“产”不是财产,而是生产资料,它是在生产方式上讲究共产。当你把共产主义想得越仔细,甚至具体化成“两栋别墅,一栋住人一栋喂猪”时,其实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空想,那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已设定好的完美社会。同时,共产主义也有社会矛盾,只不过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扬弃,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剥削,没有这些矛盾,但是肯定还会有新的社会矛盾。 

  网上很多“公知”大发消极言论,认为今天环境污染严重,腐败严重,社会分化严重,“这个时代糟糕透顶”,刻意误导,令青年悲观消极,有些言论是客观批评有些却是唯恐天下不乱。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客观描述我们所生活的时代,马克思曾说:“历史有时以退步的形式表现着进步”,当我们针砭时政时,要认识到这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莫奈的画作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雾霾,封建社会却是没有雾霾的,雾霾也是历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经常开玩笑问学生,你们一上网发现貌似现在如此糟糕,如果真能穿越,你们愿意穿越到1840年到今天为止的哪一天,学生一比较,和过去相比,觉得还是当下最好。  

  不是为了喷而喷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会抑郁 

  中国青年网:面对眼前的社会现实,一部分将“共产主义”过度理想化的人因此对信仰产生了怀疑。这个时代还需要马克思吗? 

  张明明:从1840年以后,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是当时那些试图救亡图存的人最希望看到的一个状态,即国富民安。但同时,因为这个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很多问题以爆炸式的状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社会有很多的弊端,让一些人产生了消极的想法。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更需要马克思,我们要强调马克思,通过课堂、节目等多种形式,还原一个真实的马克思。社会意识实际上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如果觉得当下有不好的地方,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这种社会存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会抑郁的。 

  中国青年网:如何理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会抑郁”? 

  张明明:青少年恰好处在一个热血沸腾、有批判思维和怀疑精神的时期,作为老师,应当去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共产主义和当下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很重要,而非要求简单背诵。背诵不是坏事,当你不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最早的学习方法可以是记忆。但不能一味照本宣科。有些学生“厌烦”马克思,不是马克思的问题,可能是我们教条式教育方式的问题。 

  同时,要提防一类现象。个别老师在课堂上不是引导青年的批判精神、怀疑精神,而是去迎合和利用这种精神,在课堂上用不恰当的语言把中国描述得很黑暗,让同学们觉得“老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从而跟老师“同仇敌忾”,这实际上是对青少年的极不负责。 

  中国青年网: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的氛围浓厚吗?你希望学生在学完课程后,思维和行动产生什么改变? 

  张明明:不能觉得在青少年中,马克思主义没有市场。我经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我上一堂课,学生过来旁听,而后我再到其他班级上课,他们会从头到尾地跟着听课。根据我们的经验,一个班一百个人,倘若有十个人上完你这门课能够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一个老师就是成功的。如果这个班一半多的人上完这门课之后,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去继续学习、阅读他的书,对社会产生一个客观的全面的认识,这也是成功的。 

  我希望学生们上完马克思这门课,内心充满力量,不要成为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而是要将理论和实践联合起来的,让理论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针砭时弊你得找到根源,不能简单地为了喷而喷。例如,有学生感叹“社会道德风气不好”,但批一通没有任何作用。马克思批评社会的不公,他会从生产方式、经济关系着手,但永远不会站在道德主义者的角度感慨社会。 

  感慨的事情是文学家做的,他们会通过文学写作把这个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描述清楚。但是理论家更多的是寻找问题的根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马克思分析,这是因为社会生产方式出了问题。要怎么变好?只能从这个领域改变。 

  很多年前,雷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没有人质疑。时代在发展,雷锋等英雄却一个个受到质疑甚至“倒下”?因为社会生产方式变了。要分析,为何在一个时代,雷锋受到推崇,而在另外一个时代,“范跑跑”这样自私的人都有了粉丝?要寻找根源,形成行动力去改变这个根源。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就是要消灭私有制。 

  在哲学界,马克思实际上是一个非道德主义者,不是不道德,而是不单纯为了道德而道德。只有把社会存在改变了,人的道德水准才会随之改变。然而,如何让一个社会运动形成自觉?肯定要形成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才有力量。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细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相关报道:

  “您好,马克思”系列报道①:“多真诚少套路”将马克思rap进更多青年人的心

 
责任编辑:钱明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