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青年教师、《混世魔王马克思》作者张明明接受中国青年网专访。 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这个时代若“糟糕透顶” 你愿意穿越向何处
中国青年网:你眼中的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明明:马克思出生于律师家庭,可以说在犹太人中处于社会的中上层,他不是“穷屌丝”,尽管也不是贵族,但家境富裕。这样一个人,如果按照原定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想象,他或许会成为一名律师,或者当一个犹太拉比(老师与智者的象征)。但是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选择作为工人阶级的领袖,一辈子在物质生活上非常清贫,在这一点上,我非常非常敬佩马克思。
近日有一首rap很火,《马克思是个九零后》,里面对马克思的描述很贴切,“像叶孤舟行在山丘”“为真理争斗”“嫉恶如仇”……为取得火种拯救人类,不惜承受残忍惩罚的普罗米修斯,是马克思的偶像。马克思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是一个伟大的领袖。
中国青年网:据了解,当年你在本科就读哲学专业,是因为接受了调剂。在以后的学业中,为什么主动选择继续研究这个相对冷门的专业?
张明明:从本科到博士,我的专业方向没有大的变化,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只是纯粹把它当成知识来背诵,并没有意识到其实理论是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
当资本主义文明遇到危机的时候,哲学家们试图建立一种新的逻辑体系用以解决旧的哲学危机,马克思却蹦出来告诉大家,从理论到理论,从体系出发解释现实这都是徒劳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最终解决危机。这是马哲(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的不同之处。
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后,它会帮你分析社会,认清现实。当满大街小白领节衣缩食为买一个LV包时,马克思告诉你,这就是“异化”,事物变成了外在的异己力量。人类创造了包本为装东西,最终却沦为成包的奴隶。当你辛苦加班出差,飞来飞去堪比空中小飞人,却发现还是马上买不起房,而翻手为云覆手雨的房地产商可以一夜进账过亿时,马克思告诉你,什么是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它的利润又怎样得来……
中国青年网:你如何将马哲指导实践带进课堂?
张明明:“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在课堂上不能教条地讲授课本知识,而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小见大。
为什么现在如此流行《霸道总裁爱上我》这样的文章?我用阶级分析向学生们讲解缘由。今天我们的爱情没那么纯粹了,更多的是看物质,看社会出身、房子车子,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对现实产生了逃避和幻想。我们真正分析的时候会发现,是私有制造成了人的异化、爱情的异化。而马克思主义所要解决的,就是消除这种异化,让爱情恢复到它原来的样子。共产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