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成都8月14日电 (赵蕾 叶心怡 记者 李建军) 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后,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在第一时间全力投入抗震救灾的同时,吹响了严防次生地质灾害的集结号。
国土资源部:情牵灾区千里驰援
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副部长孙绍骋第一时间了解四川灾情,安排部署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并就加强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的评估、监测、临时安置点的选址工作做出安排,部地环司负责人参加由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也于8月9日凌晨赶赴四川灾区。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家组,紧急调派在四川、甘肃开展应急工作的6位专家携带相关仪器赶赴震区,协助四川省厅制定灾后应急处置方案;启动应急预警,依托青川示范区加密震区地灾预警预报;指导应急调查队伍开展震裂山体和高位滑坡的调查排查,防范次生灾害。
全国地质资料馆抗震救灾应急系统自行响应启动,第一时间提取了震区地质资料,包括区域地质、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等成果资料共300档、1000余幅图,经审核后通过互联网发布,并提供公开版资料下载服务,为震后救援、灾情预测、灾后重建等提供了应急支持和辅助决策。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于8月9日零时完成了灾前遥感数据影像图制作,并迅速向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应急值班室提供震区灾前卫星影像数据。
四川国土资源厅百余名地灾专家深入震区
8月8日晚上22时,四川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四川省地质灾害Ⅰ级应急响应,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冬生、副厅长蒋俊于23时从理县紧急赶赴地震灾区,迅速指导开展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排查、监测工作。在九寨沟县,厅长杨冬生8月9日凌晨前往震中漳扎镇勘查地质灾害,与部、省地质灾害专家组和州、县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会商灾害,要求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抓住难点,对急、难、险、重的次生灾害点,集中力量,逐个突破,摸清隐患点地质结构、变形发育情况,时时进行稳定性评判;突出重点,对各乡镇、部门拟定的临时避险安置点,抓紧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严格执行“一日一移交”工作制度,对排查出的新增隐患点、变形加剧隐患点,立即提出防灾工作措施建议,划定危险区范围,设置警示警戒标志,公布隐患信息
震后,除四川国土资源厅驻守当地的6名专业技术人员迅速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救灾工作外,还紧急组织专业地质队伍共100余人,携带专业监测设备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等于9日凌晨出发星夜赶赴灾区,开展全面的应急排查工作,严防次生地质灾害。
截至目前,共投入专业排查队伍8家、专家13名、专业技术人员76名,无人机、全站仪等排查设备114台,车辆22辆,对九寨沟全域开展次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阿坝州其余各县(市)也组织了11家专业地勘队伍 19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共40支排查组参与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九寨沟县共排查隐患点 382 处,其中,复核原有隐患点 295 处,变形加剧隐患点 14 处,新增隐患点 87 处。各排查工作组立即对变形加剧隐患点开展了监测工作,并提出了防灾措施建议,划定了危险区范围。阿坝州其余各县(市)共排查隐患点266处。其中,变形加剧隐患点9处,震后新增地质灾害隐患1处。对变形加剧隐患点和新增隐患点相关县(市)均制定了相应防灾措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