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习近平用这句话生动概括了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构想与主张。
这五年,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他的倡议和理念引领下,走到了世界舞台中央,办了不少大事,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获得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和支持。
一、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用大国担当“实力圈粉”
在西方传统的国际治理话语中,充斥着各种“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鼓吹零和博弈,“金德尔伯格陷阱”渲染全球秩序真空,“中等收入陷阱”被用作唱衰新兴经济体……
这些“陷阱”虚实如何,能否避开?习近平提出一系列新理念应对: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行胜于言。习近平曾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国说过的话一定算数。”较之以前,中国这五年提供了越来越多带有“中国烙印”的公共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实力圈粉”。
中国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设立总额为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
在美国宣布要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时,中国郑重承诺将“坚定不移地做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维护者和推动者”。
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索马里护航、尼泊尔地震救援、也门撤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国冲在一线、表现优异,赢得世界尊敬。
倡导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创发展中国家组建多边金融机构的先河。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中国声音、中国方案正不断被国际社会重视和接受。
二、打造“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分享发展红利
当前世界,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个别国家正转向奉行保护主义政策,给经济全球化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因素。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习近平明确提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呼吁各国通过创新驱动、合作共赢、公平包容来解决问题。“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就像阿里巴巴芝麻开门,开开了就关不上了”。
他在今年1月郑重承诺,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将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其实,这种共赢共享理念,中国早已付诸实践。自2013年秋西赴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沿线国家纷纷对接的发展蓝图。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已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18万个就业岗位。
与之相呼应,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