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团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委副书记赵芳应:
用“青年之声”推动基层共青团改革创新

发稿时间:2017-02-27 20:0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张群

  团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委副书记赵芳应在“青年之声”建设“四个融合”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发言。中国青年网记者朱梦琪 摄 

  中国青年网西安2月27日电(记者 张群)2月27日,“青年之声”建设“四个融合”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陕西西安举行。会上,团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委副书记赵芳应作了题为《壮大力量做精服务 用“青年之声”推动基层共青团改革创新》的发言。 

  以下为文字实录: 

  我是来自山地公园省——贵州七星关区的基层团干赵芳应,我给大家汇报的是“青年之声”在基层的故事。 

  “青年之声·七星关”自2015年12月28日上线以来,在团贵州省委、团毕节市委的带领下,紧紧围绕秦宜智同志提出的“四个融合”工作要求,注重“壮大力量、做精服务”并举,把“键对键”的需求变成“面对面”的服务,努力增强青少年获得感、团干部成就感团组织存在感,逐步形成“团青密切、工作走心”的网上共青团工作格局。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一、壮大力量,依托“青年之声”完善共青团线上线下服务体系 

  七星关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毕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人口多达158万,青年42万,而我们团区委仅有3名团干部,青少年众多与共青团工作力量薄弱形成鲜明对比。团中央审时度势,及时送来了“青年之声”工作平台。我们结合七星关实际,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推动平台建设。一是广泛吸纳专家。“青年之声”平台的组织化认定与开放性包容,给致力于服务青少年公益活动的专家人士提供了展示才能、体现价值的舞台。通过信息发布、活动吸引、组织走访、公开遴选等方式,在平台上聚集了“团、专、青”构成的382人工作队伍。二是畅通服务机制。坚持专人要以专事为主,根据入驻专家特点,我们定岗定责,形成信息收集、筛选分类、转接督办、反馈归档的工作流程。三是拓展活动空间。我们在青年聚集区域、党团活动阵地整合建设“青年之家”35个,把线上需求落地到线下服务。我们深切感受到,“青年之声”平台具有聚集强、联系广、辐射大的优势,无形中使共青团的工作力量乘倍增大、工作机制畅通运转、工作效率快速提升,是基层工作的“放大器”、“润滑剂”、“加速器”,是破解基层“四缺”问题的一剂良药。 

  二、做精服务,依托“青年之声”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青年之声·七星关”自上线以来,始终围绕党政中心,立足青年需求,始终坚持“思想引领+服务吸引”,做活、做细、做精服务,助力于青年成长、成才。 

  一是聚焦思想引领。七星关区是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诞生地。以前,我们坐拥“金山”,却采矿单一。有了“青年之声”后,我们变“单一”为“多元”,变“存量”为“增量”,常态化地围绕本土红色文化,抓住重时间节点和重大主题活动,用青年喜爱的网络语言设置话题议题讨论,发挥平台思想引领功能,引导青年增强“四个自信”。如去年5月设置“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话题讨论;去年7月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总书记话儿记心上”宣讲活动寓思想引导于互动交流中,吸引青年关注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 

  二是聚焦脱贫攻坚。七星关区地处乌蒙山片区,贫困人口近10万余人,脱贫攻坚任务重。共青团如何切入?如何作为?成为了我们思考的焦点。“青年之声”作为积聚了全团力量的综合性平台,为基层团组织围绕中心、参与脱贫攻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我们通过在平台设置专栏,用推介家乡资源的方式“种树”,引来了创业青年郑德伦这只“金凤凰”,在村里成立了辣椒种植合作社、黑山羊养殖基地,引入资金500万元,带动9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青年之声”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对接,使我们共青团在党政大局中也挺起了腰杆。 

  三是聚焦青年需求。共青团始终“惦记”着青年,而“青年之声”把这份“惦记”变成了团组织提供的服务,让青年找到家的感觉。2016年6月3日,我区小吉场镇青年吕勇通过平台反映梨子村断水问题,我委立即撰写青年网络舆情报告抄送该镇,引起了当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仅为该村恢复了供水,还为他们重修蓄水池。事后,吕勇向该镇团委书记反馈说:“我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发了一条信息,没想到这么快解决了问题,感谢团委”。我们还主动与区广播电台合作,开设“青年之声·找到了”栏目,帮助市民找到了物品978件次。我们还通过平台为边远山区的小孩筹集到校服202套,为1890名青年网友提供了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实现各类“微心愿”109个。通过这种触动神经末梢的服务,让团组织“摸得着、看得见、找得了”,也让广大青年对共青团的服务有了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三、激发活力,依托“青年之声”打通共青团联系青年“最后一公里” 

  “青年之声”是用互联网思维的工作体系,也是有力解决共青团脱离青年问题的重要抓手。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推进“青年之声”工作,最难的地方不在技术,而在思想和认识。 

  一方面转换改革压力。我们把改革的压力变成“不失信于青年”的工作原动力,依靠团中央对“青年之声”平台的技术支撑,把平台用好、用活、用实在。我们精选平台入驻专家,定期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坚持问题导向,寻找方式方法,确保平台及时、快速、精准的为青年答疑解惑、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改进工作作风。我们要求基层团干充分认识“青年之声”在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将解决脱离青年问题与改进工作作风高度衔接,作为考核团干部工作作风和新媒体工作的重要依据。如在“1+100”直接联系的青年中,我们重点发展“青年之声”工作志愿者,通过微邦组建“青年之声”工作战队,把“联系对象”变成“工作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抢抓共青团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以此次会议的精神为指导,把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融入“青年之声”链条,形成以“青年之声”加“青年之家”为模式的“互联网+实体店”工作局面,打造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网上共青团。 

责任编辑:杨晓霖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