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三入湘西探访精准扶贫 清华女生让实践的温度薪火相传

发稿时间:2016-10-18 15:3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正穹 龙雪飞 杨晨晞

  编者按:这个时代,毫无疑问,距离“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面对这样的时代机遇,青年一代如何做?“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这样说道。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才能紧跟时代,在砥砺中前行。从即日起,中国青年网将持续推出2016年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系列报道,集中展示青年高校学子在实践活动中见证时代进步,实现自我成长的风采。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李正穹 通讯员 龙雪飞 杨晨晞) 三入湘西,搭热水器,送去的不仅是温度,还有暖心的关怀;下村调研,走访学校,关乎的不仅是扶贫,还有清华的精神。从航空定向实践到南海救助局,从湘西温度核心队员成长为二期担任支队长,她是李愉珧,她将实践画上永无止境的省略号。

  体验:初入湘西 震撼不已

  “做实践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凭着这份喜欢与热爱,李愉珧加入了清华大学校团委实践部,开启了她社会实践的旅程。

  2015年,初次来到湘西的李愉珧,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从颠簸的山路下来,面对的是极为贫穷的村落。湖南西部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村庄,与李愉珧所见识过的中原地区的农村相去甚远。偏僻的地理位置,50年代的旧房子,普通家电的缺失,比物质上落后更令人可怕的是,思想水平的滞后。走进乡村,她着手与当地的学生交流,而一位目标考MIT的女孩让她印象深刻。成绩优异的她,家庭情况却令人堪忧:单亲家庭,无人做饭,自力更生,却有着走出大山,深入科研的大梦想。

  “实践是迈入社会的第一步。”李愉珧说。若不是这次实践,她也许永远不可能体验这些可能只是出现在电视上的情景。

  第一次湘西之行,李愉珧凭借踏实肯干的态度和热情开朗的性格,成为了实践支队的核心成员。而经历了第一次搭建热水器、沿村走访后,独特的体验和收获使她萌生了一个想法,她想在“湘西温度”继续做下去,因为这件事情还没有做完。现已大四的李愉珧回想起第二次去湘西的经历,“其实依旧还没有做完,”她说,“但是这其中有一个传承的纽带在里面。”

  实干:克服阻力 身体力行

  “拉外联是非常困难的。很多时候本来可以成功,却在最后被拒绝,那些纠结、矛盾、先放弃的心态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但是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有压力才能有动力。”回忆起自己实践经历中拉外联的酸甜苦辣,李愉珧不禁豁达一笑。

  作为支队中少数的女生,李愉珧积极参与为当地学校搭建太阳能热水器。整个过程非常辛苦,在裸露的屋顶上,顶着夏日的灼灼烈日,闷热潮湿的环境,汗水一滴一滴掉在了屋顶上。语言的不通和部分当地民众的抵触也给她们的调研带来了一些困难,她和她的队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帮助,让实践顺利地进行了下去。

  “我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当地带去一些微小但却实实在在的改变。”李愉珧说。

  第一次实践带来的感性认识催生了她更多的理性思考,第二次实践前她在五一前去再次进行了预调研。在预调研后,李愉珧就深深发现,仅仅是硬件上的支援是远远不够的,当地留守儿童居多,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李愉珧也希望在搭建热水器之外为他们做一些其他方面的帮助。

  因此在第二次走访湘西时,她提出“公益1+N”的新理念,以搭建太阳能热水器为主线,同时整合学校资源,开展多维度的公益活动,给当地带来全新的改变。她带领“湘西温度”二期实践支队为这两所学校的教室进行简单的美化,对吉首市民中进行新高三励志宣讲,还为他们建立起长期的紫荆信箱志愿活动,从学校招募志愿者与他们进行书信往来,更加全面的帮助当地的学生健康发展。

  感悟:精准扶贫 任重道远

  2015年,作为队员参加“湘西温度”一期的李愉珧在前往十八洞村座谈后,十分关注“精准扶贫”的情况。今年,她也希望带领队员们走进农村,实地考察有关“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在预调研中也确定了调研的地点——矮寨镇排乃村,也是吉首市教育局的对口扶贫村。

  “精准扶贫实施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因地制宜。”李愉珧分析道,“这里和许多地方的扶贫模式还是有很大差异。”

  尽管这里有着和诸多贫困地区类似的客观因素,如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原始等,但是观念的落后却成为扶贫路上最难突破的心理防线。如她发现当地有种灵芝的一户人,敏锐捕捉到了经济发展的方向,李愉珧建议,种植户介绍经验给村里人,扩大产业规模,集体致富。那户人却不解,技艺授人,只会带来他人竞争的局面,而单独经营却又面临产业规模小,市场需求疲软的瓶颈。这些时刻,李愉珧也会有一些无力感,更深刻地认识到精准扶贫不仅是硬件设施、就业的问题,更要关注帮助当地村民提升观念水平,学会长远考虑。

  农村的教育情况也让她担忧,当地普遍存在“学习无用论”和教育水平落后导致的成绩落后,使当地的孩子多半早早辍学,去学习一些技能以养家糊口。李愉珧多次前往吉首市各中学进行励志宣讲、组织活动。“我更多地是想传递清华人的精神。”她说,她希望清华学子能够去到偏远地区的学校,讲述清华故事,传递清华能量,为落后地区的教育增添一抹光彩。

  谈起在实践中支队长的责任,她谈及了支队的建立与定位的重要性,随后她进行了一系列统筹工作,根据支队构成情况进行全盘的计划安排,带着经验不足的队员进行活动。以系为主的成员构成让她也注重使支队的相互关系更为融洽,从而达到做好一个实际项目的目标。

  怎样才算完成了一个好的实践?她给出了她独特的答案。首先,要让所有队员受益,让队员们完成实践后,不论他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都可以拍拍胸脯说,这一趟很值得我自己的收获很大,从而使每个队员都有整体的提升;其次,要有成功的成果,并推广出去,获得影响力,让实践的价值得到凸显;最后,作为传承性的项目,要比之前的项目有创新点,为以后的实践有影响和方向上的指引,让服务建设队的实践更成体系。

  她希望将当地建设成为清华在该地区的实践基地,从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这个品牌真正打出去,搭建一个媒介与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将这份“湘西温度”传递到自己的学弟学妹手中,让这份温暖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邹畅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