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侦在实验中
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就完成在剑桥、牛津硕博学业的资深女学霸、23岁时就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的中国女学者、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四川省“千人计划”的90后代表,也是电子科技大学最为年轻的教授与实验室主任——今年年仅27岁的刘明侦,以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一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推动了太阳能市场的发展而为业界知晓,以90后的女教授的身份被世人熟知。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这位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级女学霸喜获第20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的殊荣,作为90后中的卓越代表,她的工作、生活与其他90后们有什么不同之处?昨日正值“五四”青年节,记者就此走进她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一探这位90后女教授的点滴故事。
两年半就取得博士学位
本科就读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刘明侦,2011年以全系第一名毕业,随后分别于剑桥大学攻读硕士、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大多学生需用3.5至4年时间获取的博士学位,她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成功取得了。“读博期间,我所在的团队以新型太阳能电池为研究核心,主攻以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为核心的太阳器件。”刘明侦说,她所研究的具有独创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作结构、工艺制备及其材料性质等研究成果,成功解决了困扰该领域向叠层电池以及工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了国际同行和专业媒体的高度评价。2013年9月,年仅23岁的刘明侦在国际领先的科学周刊——《自然》正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成为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最年轻的中国女学者之一。同时,在中国第三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上,刘明侦在《自然》上发表的这篇论文被定义为八篇经典论文之一。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源于液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因此其工作机理一直被认为是敏化机制。但是刘明侦在《自然》主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完全摒弃了染料敏化典型的介孔结构,利用真空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了高效的平面异质结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刘明侦在《自然》上发表的这篇论文为该电池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认识,并由此开启了钙钛矿电池从敏化机制向异质结机制的新阶段。
要求自己成为有担当的人
“作为重庆人,我一直有着浓厚的川渝家乡情结,这也是我当初愿意放弃在英国的职位回到祖国,来到电子科技大学的初衷。”刘明侦说,尽管在国外取得了诸多成就,但心系祖国,有着深厚川渝情结的她还是在博士毕业之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国,并于2015年10月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工作,下定决心要为该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尽自己的力量。
2016年3月,刘明侦更是凭借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入选了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另外,通过半年时间准备筹谋,她又于2016年7月牵头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中心”。这一中心成为连接电子科技大学化学相关的优势团队与学科的纽带,使化学与材料、能源、电子等热点方向强强联合,助推电子科技大学化学学科成功进入ESI前百分之一。
“能荣获四川青年五四奖章,我肯定深感高兴。”谈及此次斩获第20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的感想,刘明侦仍然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成为一名‘有理想、有责任、能坚持、有担当’的人,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和期盼。”
本报记者 王李科 文/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