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鑫教老人使用手机新功能
他是北京邮电大学在读博士生,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创建桑榆守望者公益团队,发起“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项目,以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黄埔”特色为依托,以丰富多样的信息知识培训为契机,帮助老年人融入信息化社会,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让老人体会到活力、科技和尊重。
听课的老人突然哭了:
旁边的志愿者太像好几年没见面的孙子了
一次进社区上课,张佳鑫要教老人们如何进行视频聊天。讲着讲着,坐在角落的靳兰珍阿姨,突然哭了起来。
张佳鑫问,您为什么哭?老人答,坐在旁边的志愿者,长得太像好几年没见面的孙子了。再次见面时,老人兴奋地告诉他,多亏有志愿者教,那节课学会视频聊天后,她终于与人在国外的孙子见上了面、聊上了天。
张佳鑫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的姥姥。2008年8月底,还有一个多月才满18岁的张佳鑫,带着姥姥买给他的电脑,乘上大巴车,离开了大山里的老家——陕西省汉中市固县老庄镇,成为进京大一新生中的一员。
那时对公益、助老、创业还毫无概念的他不会想到,短短九年后,他会与老人们发生这么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成为公益创业领域的一颗新星。
他了解老年人的需求:
他们也想跟上潮流 学会使用电脑手机
“其实以前我并没有参与过类似的助老公益活动。”张佳鑫2008年来到北京,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刚入校的他,对大学的憧憬和向往里包含着志愿服务这个元素,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大一的时候教小孩学英语,然后大二参加了国庆60周年阅兵,到了大三就决定自己去发起一个公益项目。”做什么样的公益项目呢?2011年,十几个小伙伴挤在北邮图书馆里,热烈地讨论着。
“我们能感觉到老人就在身边,他们有学习信息知识的需求,而我们擅长做信息化服务,以科普方式介入老人们可能会欢迎。”张佳鑫在姥姥家长大,与姥姥的亲近让他有机会了解老年人的需求。
“我的老家在秦岭山下,大山阻隔了信息化技术的进入,也阻隔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了解。像我姥姥甚至父母,都不会用电脑,当时我和父母用QQ交流,要调外置的摄像头,他们不会,我想用远程协助去帮忙设置,但父母根本找不到远程协助的按钮在哪儿,我就只能截图告诉他们,他们每走一步需要再截图告诉我,可是他们也不会截图。”
搞不定的摄像头让张佳鑫很挫败,也深深体会到了老年人对信息知识的需求。
“当时我们还不是很懂怎么发起一个项目,事先的调研也没有做得很细,就是凭着感觉。当时的辅导员燕陵生老师非常支持我们,还赞助了我们200块钱。”燕老师已经是一名准老年人,“他很跟得上潮流,对信息知识的需求也很旺盛。那时候还是用飞信的年代,他天天给我们发飞信,还在网上学摄影。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让更多老人像燕老师这样,能够熟练使用电脑和手机。”
老人科普项目到期了:
很多老人开始问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2011年6月,张佳鑫和小伙伴们发起的“夕阳再晨”老年人科普计划,成为当年“希望工程激励行动·BC计划”的子项目之一。帮助老年人用上电脑手机从纸面走向实践,而困难也接踵而来。
“刚开始想得很丰富,把老年人分成好几类,包括少数民族老人、残疾老人、北京老人、外地老人,每一类都找个地儿做试点,但当我们真正去找社区的时候,社区并不是很认可。”
由于是学生项目,社区并不信任他们的能力,也怕他们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身为学生的他们也难免理想化。“我们刚开始给社区提要有投影仪、话筒和音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社区很少,其实这些都不是必要的。只有一块白板和一副嗓子,也能讲很多东西。”
与社区做好了沟通,缺乏宣传经验又让活动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我们印了传单贴在门楼里面,但字体太小,门楼又太暗,没什么人看到,第一次进社区只来了五个老人,还是看画展顺便来的,冲我们来的一个都没有。”
到真正开讲时,问题又来了:“我们给老人讲哪里是显示屏、哪里是主机,但是对老人来说这有什么用呢?上过几节课后才知道老人最想学的,是怎么读取U盘里的信息和如何下载音乐到小音箱里。”
在摸索中,“夕阳再晨”项目走过半年。“这本来就是一个为期半年的项目,但很多老人开始问: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要继续做下去,就要自行筹集活动经费,“包括志愿者的补贴、物料成本等,都得自己筹。我舍友推荐给我一个兼职,挨个宿舍去发洗发水试用装,发出去一份挣一毛钱,一个月时间我们派发了15000份,挣了1500元。”
五年开展1099次志愿活动:
直接服务18000余人 间接受益者百余万
为期半年的项目结束后,张佳鑫随“希望工程激励行动”赴港访问,香港的社会企业让他印象深刻:“包括甜蜜蜜新生咖啡馆、330精神病康复农场等,我发现社会企业非常有魅力,用公益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用商业手段解决公益组织的自我造血。” 从香港访问归来,张佳鑫感觉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很多,也对“夕阳再晨”的未来有了更大的信心,张佳鑫决心用创新的方法去满足老人的需求、去改变这个世界。
派洗发水、卖雪糕、卖明信片,就这样,“夕阳再晨”坚持了下来。“第一年,我们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有了13个发起人和一所参与大学,让‘夕阳再晨’项目在两个社区落地;第二年,将项目复制到周边四个社区,在四所大学成立了分会,总结了四讲课程讲义;第三年,我们发起了‘高校正能量联盟’,主推‘夕阳再晨’项目,分会达到22个,对‘夕阳再晨’的组织结构、人员以及发展方向做了梳理和规划,并尝试与企业合作产生经济效益;第四年,‘夕阳再晨’参与了很多大赛与评比,获得了团中央‘圆梦中国’最佳项目管理奖,GSVC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中国赛区最具社会影响力奖等,通过奖金积累了10万元注册资本,将‘夕阳再晨’注册为社会组织,将原来管理分会的思路转变为孵化各高校的服务队;第五年,服务队数量发展到了近50个,遍布16个省,获得了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邻里守望类金奖,开始进一步与产业合作,参展老龄产业博览会。”
五年来,“夕阳再晨”共开展1099次志愿服务活动,直接服务18000余名老年人,间接受益人数100余万,总服务时间64788小时;在全国52所高校成立了63支志愿服务队,拥有3876名活跃志愿者,每周在全国34个街道85个社区开展科技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夕阳再晨”将继续前行:
养老是社会的痛点 也非常有前景
“夕阳再晨”成长的五年,也是张佳鑫获得认可的五年:2012年底,他获得了‘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2014年他获评年度十大“北京榜样”、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他获得第三十一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这是一个且知且行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会做这么大。”张佳鑫说,来北京上大学是自己第一次离开家乡,此前他连西安都没去过,“我是从秦岭大山里走出来的,我想告诉更多的人,我们来自小地方的孩子也可以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改变家庭的生活现状,只要你有一颗赤子之心、一股倔强之气、一份家国情怀。”
与“夕阳再晨”同行五年,张佳鑫也收获了老年人的关爱。“有次我去黑龙江出差,出发前跟一位记者约在社区见面,聊完之后靳兰珍阿姨说你别走,我给你拿东西,结果几分钟后从楼上拿了好多自制的酸梅子、点心和牛奶,我一路带到了哈尔滨,特别感动。阿姨还给我绣了一幅十字绣,快到我肩膀高了,看着密密麻麻的针脚,真的很不好意思。我们为他们做得很少,但他们就把我们当亲人一样。”
张佳鑫今年博士毕业,即将留校任教,而“夕阳再晨”也将继续前行:“养老是社会的痛点,也是非常有前景的行业。这个行业少不了信息科技,我的专业是可以应用到养老领域的。在我还是学生、一无所有的时候都可以去做,成为青年教师以后当然是会继续坚持,也一定会做得更好的。”本报记者 白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