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网络扶贫: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杠杆

发稿时间:2016-11-30 08:3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吴楚 李正穹

  从宏观经济的发展,到区域经济模式的快速形成,再到集众智、聚众力、行公益事,“互联网+”早已贯穿始终,而网络扶贫不仅是自上而下的一项国家战略,同时也是一种自下而上自动自发的行为,是公民社会自发秩序形成的一个过程。 

  曾几何时划定中国区域经济差别的“胡焕庸线”在互联网+时代或许终将过时,云上中国的全面小康梦想为期不远。 

   “世界是平的”:消弭数字鸿沟,许一个更公平更美好的未来 

  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曾经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指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而“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及至还在进行中的信息革命,“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人类之不平等,也许有一天能在具有空间和资源无限性的网络中消弭…… 

  日内瓦原则宣言,至今仍犹在耳,“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赋予穷人,特别是生活在边远地区、农村和边缘化城区的穷人,获得信息和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使其藉此摆脱贫困。” 

  “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古语来激励人们紧紧把握代表着人类新的生产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机遇。然而,更为本质的一句话是“君子立本,本立而道生”,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祉,互联网的发展要让亿万人民共享成果从而有更多获得感。 

  “互联网+教育”,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记者在中国乌镇11月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获悉,中国多个“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项目走在世界前列,将名师、名校、名机构等优质资源的源头聚合,改变以往传统的、分散的、片断的、短时的教育扶贫现状。乡村学校、乡村教师不是被动地接受资源,而是随时随地与名师名校链接,平等分享,共同成长…… 

  “互联网+医疗”,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网底”,目前全国有138.1万名乡村医生长期扎根在农村,为8.6亿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成为我国农村医疗体系的“基石”,为避免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做出巨大贡献。而互联网+通过大数据,把医学专家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成标准化的知识基础,做到数据驱动医疗服务。更为深层次的是,“互联网+医疗+扶贫”通过突出网络分级诊疗为农村健康扶贫起到的作用,网络分级诊疗打通了省—县—乡村三级医生资源合作体系…… 

  “互联网+文化”,让源自历史、流向未来的丰沛河流,润泽所有人的心田。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文化”的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创所金元浦说:网络命运共同体,不但表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而且表现为企业社会责任感,用产品联系全球的人们,为他们的发展负责,一起实现美好生活…… 

  通过互联网+的新杠杆来撬动精准脱贫的硬骨头,从而实现全面小康,这是具有情怀的中国梦想,也是充满智慧的中国方略,更将是启迪全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道路! 

责任编辑:杨晓霖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