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大漠深处传承伟大事业 创新助推强军兴军历史跨越

发稿时间:2016-07-25 05:48:00 来源: 卢冠琼 赵金龙 许京木 作者:卢冠琼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自古以来,连绵不绝的狼烟战火,无不揭示一条铁律:武器装备精良,乃御敌制胜之道。上世纪50年代,国际局势密布阴霾,核讹诈甚嚣尘上。一支神秘部队挺进大漠,面对一穷二白的技术条件,凭着“死在戈壁滩,埋在导弹旁”的凌云壮志,为国铸剑保卫天疆。在第89个建军节来临之际,中国青年网记者深入西北大漠,采访“时代先锋”、“两弹一星”薪火传人、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特别推出“大国重器 强军先锋”系列报道,展现基地艰苦创业史与中国军人忠诚于党、为国制胜、传承使命的动人风采! 

  “大国重器 强军先锋”系列报道①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5日电(记者 卢冠琼 通讯员 赵金龙 许京木)西北广袤的荒漠戈壁,曾有无数将士舍身赴死,在此守卫边陲,奋战沙场,慷慨激昂。雄伟烽火台,虽历经两千多年洗礼,依然屹立不倒。而今,当人类战争迈向高科技、信息化的新领域,驻守在这片古战场上的西北某基地官兵,开创从无到有的伟大事业,砺剑铸盾打造国之重器,用一枚枚尖端导弹武器的发射试验,捍卫着祖国天疆固若金汤。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在行人眼里,这是一片荒芜的大漠。在国人心中,她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与梦想的神奇土地,历史厚重、功勋卓著。“两弹一星”精神在这里发祥传扬;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在这里成功发射;该基地,也曾把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送抵太平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也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他强调,“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 

  一声点火天地惊,几代雄心绘蓝图。这支部队,坚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助推强军兴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跨越。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时代先锋”陈德明,便是基地薪火传人的代表之一。

在某任务中,陈德明(右一)紧盯屏幕观测数据。 资料图  

  一部电影,两代人的相遇,一辈子的坚守 

  1967年,在一批批隐姓埋名、扎根大漠的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地对地中程导弹。同年7月,陈德明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一户普通的农家。 

  或许是因为之前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陈德明的降生给这个农家小院带来了久违的欢声笑语。但是,命运却与他开起了残酷的玩笑。从1岁3个月到14岁,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陈德明先后失去了母亲、奶奶、爷爷、叔叔和父亲。已无人能够相依为命,不得不辍学的他到社会上学当木匠。拉锯、刨平……想继续读书的想法却充斥着陈德明的大脑。 

  彼时,陈德明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为供自己完成学业,他变卖了包括房子在内的所有家当。重返校园,陈德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中学——常德一中。在当地,能到常德一中,就意味着离大学只有一步之遥。 

  1986年高考前夕,一部名为《飞向太平洋》的电影闯入了陈德明的世界。这部影片,以1980年我国成功向太平洋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为背景,生动讲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解放军指战员并肩战斗、攻坚克难、打造大国重器的感人故事。 

  运载火箭刺破苍穹、呼啸飞行……30年过去了,面对记者的采访,陈德明依旧能清晰地描绘出电影情节与自己当时激动的心情。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从军报国、为国铸剑的想法,开始在他的心里扎下根须。当时,全国只有国防科技大学设有航天动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录取名额很少。陈德明毅然报考了这一专业,并成为当年被录取的15名考生之一。 

  四年求学路,已失去了太多的陈德明不敢有丝毫懈怠。1990年初,西北某基地著名导弹专家杜之明到国防科技大学参加一个高级学术研讨班。当时,陈德明刚刚完成相关毕业论文。导师建议陈德明把论文给杜之明,让他把把关。 

  一个是年近半百的科技专家,一个是胸怀壮志的青年学生,两人一见如故。从毕业论文聊到基地导弹武器试验,从我国导弹武器事业现状谈到世界军事变革趋势……共同的追求,让看似未有交集的两代导弹武器试验人相识。随后,杜之明向他发出了共事邀请。 

  同年7月,陈德明大学毕业。放弃都市繁华,他执意选择奔赴茫茫大漠,甘当“隐姓埋名人”。 

  26年过去了,期间有多次机会可以离开基地享受更好待遇的陈德明,依旧践行着“一辈子在这里坚守”的诺言。 

责任编辑:孙钊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