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武警四川总队二支队排爆手:刀尖舞者在川西高原的生死速度

发稿时间:2017-08-22 07:1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开可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策划推出的“网眼看武警·点赞英雄兵”网宣系列活动,就是借一双慧眼,来一次寻美之旅。网眼即人眼,透过这扇心灵的窗口,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连日来,中央网信办和北京市网信办的领导和两路采访小分队一起,深入大漠戈壁、雪域高原、反恐一线,用脚丈量武警战士的忠诚,用心感悟边陲卫士的伟大。来吧,让我们走进热血军营,聆听强军故事,品味“视觉盛宴”。 

  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点赞!

  中国青年网康定8月22日电(记者 开可 实习记者 刘语潇) 对于一名排爆手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速度,0.01秒就可能是生与死的分界线,哪怕慢了千分之一秒,就意味着以生命为代价。准确度,不差分毫,哪怕偏了一毫米,就可能是血的教训。 

  有这样一群排爆手,他们和普通的排爆手无异,经过成千上万次地训练,第一次排爆时,心脏也会紧张成一团。但是他们又有一点不同之处:所在的位置是川西高原。 

  高原,意味着高寒缺氧,不能有剧烈运动,这是对人身体的考验;高原,意味着孤独冷清,没有城市的霓虹只有群山的默默无言,这是对人心理的考验。这样一群年轻的“刀尖舞者”,在川西高原上练就了他们的生死速度。 

  排爆手在做排爆训练。中国青年网记者 开可摄

  勇敢 并非与生俱来     

  “刀刃上舔血,死神指尖上的舞者,是在说我。”时间长了,袁成很自然地接受了这样的称呼,仿佛这些令人恐惧的词汇形容的不是他。 

  如果正常的销毁程序不能销毁报废弹药,就必须要人工拆除。投弹训练的时候遇到哑弹也要人工拆除。不巧的是,支队第一次组织投弹就遇到了哑弹。作为防爆兵的他这时候必须顶上:拆弹! 

   “人到跟前,特别紧张,手心里全是汗。”袁成穿着30多公斤的防爆服,汗水浸透了全身。虽然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没有真正接触过实弹,无数种可能性从脑海里闪过,这也是他第一次排除实弹。 

  慢慢地,慢慢地,一下一下接触哑弹,一步一步做完排爆流程,汗水滑过眼睑滴落下来,那一段时间就像过去了一个世纪。所幸,他成功地把哑弹安全拆除了。十年一梦,已入伍十年的他已将这一工作做得驾轻就熟,回看当年稚嫩的自己,袁成付以微微一笑。 

  “紧张,当然紧张,到了现场感觉就不一样了。”排爆班班长张明明说。入伍之前,张明明是一名电子行业的从业人员。2013年,入伍两年的张明明如愿被选拔进入特勤中队成为一名排爆手,他希望能把之前自己所学运用到部队里,朝着更困难的方向不断钻研,把青春留在川西高原上。 

  即使是抱着一往无前的决心,2014年第一次亲自上阵排爆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去想:要是排爆失败了怎么办? 

  排爆工作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晃了神思路就容易被打乱。去现场的路上,张明明的心一直都像有只猫在挠,紧张、害怕,甚至有一丝的兴奋。和爆炸物面对面时,他才发现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只有反复练习的排爆程序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根据以往训练的经验,各种工具在他手中上下翻动,爆炸装置上的螺丝被一颗颗拧下,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落下,排爆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他却没有丝毫察觉。手持钳刀,稳如止水,他小心翼翼地截断导线,终于成功拆除爆炸物! 

  不是每一名排爆兵都能像袁成和张明明一样,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技术上平分秋色,关键时刻就要依靠心理素质取胜。刚接触雷管和炸药的时候,每名新手心里都发怵。 

  心理素质这一关过不去,说什么也没用。雷管一旦爆炸,排爆手面临的是失去半只手的后果。怎么训练?土方法是最有效的,比如在他们排爆时制造一些杂音,习惯成自然。袁成告诉记者:“这就像小时候放鞭炮,开始容易吓着,时间长了就习惯了。”除此之外,会组织排爆手观看一些其他国家排爆失败的案例,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尽力帮助每一个排爆手卸下心里的包袱。没有包袱,他们才能在和倒计时的决斗中胜出那0.01秒。 

  没有与生俱来的勇敢,只有一往无前的决心。排爆手从训练到实战,走过了一条漫长却快速成长的道路,而这条路上的艰辛和困难被他们概括为三个字:“习惯了。” 

  磨砺 方显军人本色 

  袁成在工化中队管理排爆装备时就开始研究爆炸物。后来他被单位送去培训,每年培训三个月,一参加就是六年。即使已被培训过多次,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袁成依旧在不断探索中,他坦言:“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地方不懂,只是有所了解。” 

  平常训练不仅仅要练习排爆,还要学会自己制作爆炸物,因为只有学会做每一个种类的爆炸物,完全弄清楚它们的爆炸原理后,在真正遇到突发情况时,才有足够的把握排除。爆炸物虽然一共只有6、7个大类,但是在大类下面还有许多小种类,原理多多少少有些不同。这些细微的不同,在排爆手心里就像被放大镜放大过一样。 

  制作过程中,仅仅是有些电器元件的开关原理不同,就要根据具体的原理研究,难度也随之提升。袁成一开始拿着笔和纸自己学着做,成功了就用笔把线路图画出来作为模板,反复练习、记忆,把线路图一张张记在心里。排爆时图在脑中,动手就能拆除,为排爆争取宝贵的时间。 

  制作爆炸物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但不仅仅要会做爆炸物,袁成还会把自己当作“犯罪分子”,思考“犯罪分子”会怎么做?这也是做爆炸物的难点。该在爆炸物里使些什么诡计?该在爆炸物里安排什么机关?怎么样爆炸物才不容易被拆除?每天,袁成都在给自己出难题,更难的是,还要自己解开。 

  部队驻扎在川西高原,这里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三十多公斤的防爆服穿在身上很紧,行动极不方便,所以即使天气再冷也不能多穿衣服,训练结束往往手脚冻得僵硬,头上却热气腾腾。 

  张明明参加过数十次排爆演习,从未失手。这源于他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超常的体能素质。他明白,一名优秀的排爆手必须吃得苦中苦。“习惯了,就是人间天堂。”张明明这样形容自己的部队生活。 

  从江南鱼米之乡江苏到川西高原,气候、环境、人文可以说是巨变。为了适应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他每天都背上40公斤的排爆装具,坚持走2公里,坚持每天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次深蹲、100次托举杠铃、100次引体向上,坚持每天用食指、中指吊杠铃片100次,坚持每天抓4斤、5斤的哑铃片半小时。 

  机械手夹鸡蛋、镊子穿针引线、木板托钢球……面对单调又高难度的训练课目,张明明从不敢松懈,甚至坚持每天“穿针引线”80次(10秒钟内用镊子把绣花线穿进6根细针中)。为了在极端压力下,保持极强的耐性和专注力、判断力, 练就“目光快、心思细、下手准”的本领,他选择关闭排爆头盔中的风扇。 

  4年磨破9套迷彩服、跑烂40多双作训鞋,收集10余万字的资料,写出3万多字的心得体会,总结摸索出10余种排爆手训练方法,探索创新出10种战法,这些数字是张明明一滴滴汗水的凝结。 

  排爆手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从头部开始武装。中国青年网记者 开可摄

  责任 自古忠孝难两全 

  张明明的爸爸曾对他说:“忠孝两全,你连孝都没有做到怎么能做到忠?”张明明立刻回答:“自古忠孝难两全,两者只能选其一,我既然选择了忠,孝就很难再顾全了。”家人自始至终都不太支持他。但什么也无法阻挡张明明内心对当兵的向往,他毅然决然来到川西高原。 

  张明明极少向家人提起他的工作,一直到被媒体报道之后,家人才知道他的具体兵种。“高危职业嘛,我不想让家人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也不想让他们担心。”张明明这样说道。他一直觉得,自己做的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若是一定要说不同,就是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了,“在有任务的时候,哪怕成功拆除的机会只有0.1%,我一定会冲上去,我是排爆手,我不上谁上?” 

  在袁成没有告诉父亲他的兵种之前,父亲特别支持袁成当兵。2014年袁成结婚之后,排爆兵的身份瞒不下去了。家人得知消息后都十分震惊,但更希望他能安稳下来,不再从事这么危险的工作。父亲更是责令让他换专业,不管如何离排爆远一点。 

  袁成看着当时和他一起研究排爆的战友都退伍了,心里五味杂陈。自己该何去何从呢?排爆不是一段时间就能训练出来的,研究了多年的袁成始终不想轻易放弃。别人走了,可他坚持要留下来。顶住了家人的压力,已入伍十年的他还在部队里继续燃烧自己的能量。“即使真的离开了部队,还能在公安系统用得上。”以己所学为人民服务,这也是袁成选择留下来的一个理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用来形容川西高原上的排爆兵们再适合不过。他们就如利刃,在川西高原上不断打磨,熔炼,再造,最后成为无可替代的“拆弹专家”。他们在川西高原上献出的青春,不为个人邀功,不为前程而动,而是用自己的身影为祖国和人民带来更多的安宁。 

责任编辑:杨青山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