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第27次全国助残日在即 我国每年新增残疾人近200万

发稿时间:2017-05-12 22:1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月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杨月) 日前,中国残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第27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中国残联新闻发言人、宣文部主任郭利群表示,我国每年新增残疾人近200万,残疾现患率、发生率在中高收入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我国目前仍有46%的残疾人有康复需求。

 

  山东省枣庄市光明路小学举办的“体验残疾人生活”活动中,学生们蒙着眼睛体验盲人走路。图片来源:新华社

  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残联10部门联合下发通知。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在会上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国家先后制定实施了7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在国务院残工委的协调推动下,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强基固本、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年来,“全国助残日”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正逐步发展成为“助残周”或“助残月”。助残日期间,全国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新闻媒体广泛报道残疾人事业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道主义得到大力弘扬,扶残助残蔚然成风。今年各地、各有关部门将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开展更加扎实有效、更为丰富多彩的助残日活动,切实做好残疾人民生托底补短工作,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让广大残疾人分享更多福祉。

  会上,中国残联还发布了微视频《篮球女孩》和励志电影《20:16》等宣传片。

  据了解,“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节日。1990年12月28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中国青年网”(ID:youthzqw)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责任编辑:李永鹏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