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团陕西省委书记段小龙:做强"青年之声"品牌奏响共青团改革最强音

发稿时间:2017-02-27 17:3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张群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团内团外充分互动的新关系 

  共青团自身资源十分有限,推动工作必须争取党政和社会的支持,在“青年之声”建设中,我们建立与政府资源平台融合联动的关系,培养与青年社会组织的伙伴关系,不断强化工作力量。 

  我们在咸阳试点将“青年之声”融入“智慧城市”平台,我们将“青年之声”与户籍、教育、医疗等数据进行交互共享,打造“青年信息云平台”,获得青年的“全数据”;通过将“青年之声”与党政服务打通,及时向政府反映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架起团员青年与党委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精准分类、及时推送的方式,把党政扶持青年成长的项目和政策第一时间送到有需要的青年身边。 

  我们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状态,运用“众筹”的思维,广泛调动社会资源,特别注重吸引凝聚各类青年社会组织。我们通过零门槛、免费提供场地和配套服务的方式把社会组织“请进来”;通过定期开展骨干培训、推进社会组织团建推动市级青联增设社会组织界别的方式把他们“扶起来”;通过以奖代补推荐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让社会组织“动起来”。一年来,我们拿出100万资金支持优秀社会组织开展活动,争取秦岭保护政府项目经费共计120万元建立公益项目创投基金120万元,举办青年之声·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为参赛社会组织筹措项目资金575万元。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赢得了全省社会组织的广泛认可,激发了他们投身“青年之声”的热情。截止目前,全省1296家社会组织分门别类的加入到“青年之声”的五大服务体系里,社会组织中的律师、心理咨询师、创业导师等专业人才9000余人加入到“青年之声”专家团队为广大青年答疑解惑、提供帮助。我们采用青年之声平台收集青年需求,社会组织提交解决方案专家团队集体评议社会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模式引导社会组织成为了“青年之声”的重要力量这个图展示的是,2016年4月,“青年之声”收到“礼泉县50多万斤秦冠苹果滞销,贫困果农生活困难”的消息,我们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参与救助,最终选择西安邮电大学社会组织设计的“公益众筹爱心苹果送环卫工人”这一方案,利用“五一劳动节”,发动社会组织邀请广大青年认筹认购,既解决了苹果滞销的问题,又给城市普通的环卫工人送上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还传递出“向上向善”的青春正能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四、打造网状组织架构,形成合力服务青年的新态势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行政信息传递“层层衰减”的问题,通过“青年之声”打破层级化信息传递链条,实现扁平化管理,推动团干部直接联系服务青年。 

  过去,团省委制定的政策和计划,通过层级传导,有的时候基层也难以及时领会、完全贯彻,基层遇到的困难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也很难做到全面掌握。通过“青年之声”近两年的建设,我们在全省12个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106个县(市、区)、83个高校、178个省级重点联系企业中全部开通“青年之声”平台,把各地各领域的基层团组织从直线层级打造成网状连接,我们的工作部署可以实时传导、现场直播到基层,基层也打破了壁垒,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可以直接反馈,可以协调各级资源、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今天的会议,团中央安排在全国“青年之声”平台上进行直播,各基层团组织可以实时领会学习此次大会的精神,不同于以往的层层传达,这就是最好的例子。可以说,我们就是要透过“青年之声”这张看不到的网,传递我们把各级团组织紧密团结在一起的最大信心和最强决心。 

  在“青年之声”推进过程中,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青年之声”作为共青团全面改革的重点工程,如何吸引凝聚更多的青年,如何进一步实现“四个融合”推动团的工作,都是我们今后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将紧紧抓住改革的契机,按照全面从严治团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坚持虚功实做、难事长做,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同兄弟省市一道,全力推动青年之声建设深入发展,助推共青团事业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杨晓霖
返回首页>>Loading...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