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纪念“一二·九”:用青春力量挺起民族脊梁

发稿时间:2016-12-10 16:1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川

  活动现场,经典导读团队老师为人大附中学生讲解《青春之歌》。经典导读团队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 李川)“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打倒卖国贼!”……81年前,在华北五省几近沦陷、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的严峻时刻,高吭有力的口号声在古老的北京城震破天际,一万余名来自北平(北京)中国大学、东北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学校的大中学生走上街头,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在日本侵略危机日深、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这一群肩负着拯救民族危亡使命和责任的热血青年,唤起全民族抗日的爱国热情,再次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担当和力量。毛泽东曾评价道,“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 

  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首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青年所负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跨越81载,依然在传承。每逢“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国人仍以多种形式来回首、来纪念、来传扬那场以青年为主体的爱国运动和其所承载的爱国精神,流淌在当下青年的血液里,经久不息。 

  “青春之歌”,在经典导读中歌颂青春力量 

  12月8日,为纪念即将到来的“一二·九”爱国运动81周年纪念日,由北京青少年经典导读志愿服务总队承办的一场“‘书香能致远,志愿传书香’纪念‘一二·九’运动《青春之歌》经典导读志愿服务活动”在北京市首都图书馆如火如荼地举行。 

  在活动现场,百余名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代表在经典导读志愿者的引导下,共同阅读了以“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展现革命青年典型形象的爱国主义经典文学名著《青春之歌》。 

  作为承办方,北京青少年经典导读志愿服务总队负责人、经典导读教育发起人曹郁在谈到活动发起初衷时说,“‘一二·九’运动是我们党领导的一次重要的学生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人追求真理、勇于担当的精神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而作为一支以“文化育人”为使命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曹郁认为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将“一二·九”运动中所展现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去。“于是我们选择了《青春之歌》,这部展现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青春选择与成长历程的优秀作品进行导读,它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的青春应该怎样度过?”曹郁说。 

  活动中,当《青春之歌》中那些经典而又震撼的语句被齐声朗诵,现场的每一位参与者都仿佛被置身于81年前那场风起云涌的学生爱国运动中。 

  作为活动现场的领读员,经典导读团队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尹秋鸽博士非常珍惜这样一个亲身参与体验的机会。“《青春之歌》是一部在青春时代鼓舞过我的经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能够为读者导读这本书,让我至为难忘。”尹秋鸽说。 

  在尹秋鸽看来,《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卢嘉川、林红、江华等青年,在那个特殊年代做出的青春选择,令她备受鼓舞。“我希望能把这样的价值与能量传递给同学们和家长们,激发大家对于青春意义的思考。通过阅读经典、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通过把经典和我们今天的生活结合起来,我想这是我们传承‘一二·九’运动精神的很好、很有效的方式。”尹秋鸽说。 

  在81年前的那场抗日救国运动中,走上街头高声呐喊的不仅有大学生,也有来自当时北平市立女一中等学校的中学生,他们年龄虽幼,却同样不畏危惧,同样振臂高呼。 

  通过现场聆听《青春之歌》讲读,来自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二13班的汪梦祺对于那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切的了解。“我感觉到运动中那些青年先辈是那么富有爱国热情和斗争精神,在祖国危难时刻勇于担起了青年的责任。” 

  汪梦祺觉得《青春之歌》中描写的生活其实离她并不遥远,书中的故事吸引着她读下去,而故事人物所传达的爱国精神让她受益匪浅。“‘一二·九’运动唤醒了很多国人同胞奋起抗争。我觉得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就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这也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使命。” 

  星移斗转,在“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81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执着于回首、纪念和传诵那个时代、那段历史,是源于我们对于那些爱国青年的缅怀,亦是源于青年理想与爱国精神的始终统一。 

  活动现场,经典导读团队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经典导读团队供图

  筑梦今朝,在砥砺奋进中传扬青春使命 

  在北京大学,每逢临近“一二·九”爱国运动纪念日,学校都会积极筹办纪念“一二·九”歌咏比赛。时值“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当天,来自各院系的教师、学生代表身着符合历史情境的特制服装,高唱革命歌曲,用高吭嘹亮的歌声来表达对那场运动的纪念和尊重。 

  曾参加过歌咏比赛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兑妍槿对此深有感触。“同学们歌唱革命歌曲,整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先辈们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更懂得珍惜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兑妍槿说。 

  在兑妍槿看来,“一二·九”运动中所体现的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抗日救国的迫切希望,是充满了青年的历史担当。“学生们在当时那种战乱的环境,只是怀着一腔朴素的爱国热情,他们勇敢地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体现的是学生们对国家深沉的爱。” 

  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大三学生钟晨宁将一年一度的歌咏比赛看成是大学时代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件之一。钟晨宁认为,学校的重视以及筹备过程的专业和严谨,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其所涵盖的爱国精神。 

  钟晨宁觉得,“一二·九”运动最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帮助和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现在看起来更重要的是,“一二·九”运动所展现的是青年作为国家责任的承担者和行动者这一观念。 

  “在当时国民政府不断向日本侵略者妥协和退让的背景下,青年学生作为以往较为弱势的群体,却彰显了对民族精神复归的巨大渴求。青年学生不再只是社会的‘被教育者’,在那个特定的时刻,他们成为了社会的‘教育者’。”钟晨宁谈出自己的见解。 

  采访中,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学生李丹亦称歌咏比赛已是他们学校纪念“一二·九”运动的传统节目。 

  在李丹眼中,“一二·九”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是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爱国精神的又一次集中体现。“我认为,‘一二·九’运动激励着中国青年不断为国奋斗,书写了中国青年的壮美篇章。” 

  同样,每逢12月9日举行的全校性大规模歌唱比赛,也成为西北大学纪念“一二·九”运动的重要常规活动。曾在西北大学求学、如今已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工运史讲师的赵薇介绍道,当时除了歌唱比赛,各个院系还会单独组织具有各自院系特色的纪念活动。

  “像我所在的历史学专业,大家届时会搜集一些资料、图片,做成展板,在校园内进行宣传。如今,无论是歌唱比赛,还是院系活动,都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响非常强烈。”赵薇说。 

  赵薇认为,无论是何种纪念形式,“一二·九”运动所传递的精神是超越了时代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学生们所传递的历史担当精神,在当今时代,更需要继承和发扬,在本职工作中恪尽职守,坚定理想信念。”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81年前,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的严峻时刻,是一群有智识有热情的青年学生,义无反顾地走上街头,奋起呐喊,点燃了民众胸中的爱国热情,揭开了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序幕。81年后,“一二·九”运动所展现出的青春力量和使命依然如烈烈旌旗迎风飘扬,舞动在时下每位青年的心中。

责任编辑:杨青山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