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宁夏博物馆

发稿时间:2019-12-26 11:2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宁夏博物馆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是综合类国家一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0258平方米,展览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朔色长天——宁夏通史》、《红旗漫卷——宁夏革命史》、《石刻史书——宁夏岩画》三个基本陈列展。目前,馆藏文物5万多件,珍贵文物4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59, 鎏金铜牛、胡旋舞石刻墓门、力士志文支座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位于银川市人民广场东侧,整个建筑外墙装饰运用了迦陵频伽、力士支座等建筑构件形象,馆内藻井式吊顶采用西夏瓷剔刻花纹装饰。大厅主背景墙悬挂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美丽新宁夏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题词贺匾,庄重大气、意蕴隽永。贺匾以中国红为底色,衬托山水暗纹,体现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边框由60朵高浮雕马兰花纹组成,象征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光辉历程。两个如意匾托表达了对宁夏人民万事顺意、吉祥美好的深切祝愿。

 

《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是宁夏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分为文明曙光、西戎春秋、帝都藩屏、丝路重镇、大夏寻踪、塞北江南六个部分。展览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宁夏古代文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历史遗珍,共展出文物24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8件),通过密集型集中展示的方式,借助复原景观、遗址模型、多媒体、壁画、雕塑和照片多种辅助展示形式,直观反映了宁夏悠久历史,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展览面积1200平方米,共展出341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40件),230幅照片,12幅历史地图。时间跨度从1925年至1958年,分为五个单元系统回顾宁夏早期革命运动、红军长征在宁夏、宁夏的抗日活动、宁夏的解放、宁夏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历史。展览以编年体形式再现宁夏红色历史所孕育的文化特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宁夏革命历史

 

 

《石刻史书——宁夏岩画展》展览面积1300平方米,展出岩画实物100余件,岩画拓片175幅。展览以岩画的内容题材为主线,用山体的磅礴气势,多媒体的视觉效果,来衬托展品原始与质朴的特殊风格。增强实地场景的真实感,让观众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真正感受到刻在山石上岩画的深刻和不朽。

 

 

 

镇馆之宝

   西夏鎏金铜牛 1977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出土。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5厘米,重188千克。由青铜铸造而成,中空,外表通体鎏金。牛屈肢而卧,双眸远眺,四肢有力,体态健壮,比例匀称,线条流畅,造型形象逼真,个体硕大。铜牛制作时需要将冶炼、模具雕塑、浇铸、抛光和鎏金等工艺集于一体,真实地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艺术品的珍品。

   西夏墓中随葬如此精美的铜牛,说明了牛在西夏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牛耕对发展西夏农业经济无疑起了很大作用,为我们研究西夏社会的农业经济提供了实物佐证。

 

西夏石雕力士志文支座  1974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长68厘米、宽65厘米、高62厘米。圆雕,白砂石质,近似正方体。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圆睁且外突,鼻梁短粗,獠牙外露,下颚置于胸前,裸体,腹有肚兜,肩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托膝,下肢屈跪,背部平直。座顶左上角阴刻西夏文三行,计15个字。第一行4字汉译为“小虫旷负”;第二行4字汉译为“志文支座”;第三行7字汉译为“瞻行通雕写流行”。背部阴刻汉文一行6字“砌垒匠高世昌”,为西夏石雕工匠的姓名,弥足珍贵。雕像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负重者的神态,反映出西夏时期石雕艺术的独特风格。迄今在西夏陵区多座帝陵的碑亭遗址中,已出土这类支座11件,但刻有西夏文字的仅此一件。

   至于支座的用途,根据其放置在碑亭中心的位置,汉译为“志文支座”的西夏刻文和周围发现的大量石碑残片,以及西夏陵一号陵发现的支座顶面方形榫眼等资料,认为它是碑座;另有人根据西夏陵碑亭遗址上发现的碎砖瓦及八号陵所出土的支座顶面无榫眼等发掘资料,断定支座是立木石础。西夏时期支座究竟做何用途,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证。

唐代石刻胡旋舞墓门  1985年宁夏盐池县苏步井乡窨子梁唐墓出土了两扇雕刻有“胡旋舞”图案的石刻墓门。每扇门均呈长方形,单扇长88厘米、宽42.5厘米、厚5.4厘米,上下有圆柱状榫,两门闭合处各有一孔,出土时有铁锁锁扣。每扇石门正中浅雕一“胡旋舞”男伎。所刻男伎为典型的胡人形象,深目高鼻,发束带,上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下着贴身紧裙,脚穿长筒皮靴,站立在一块编织精美的小圆毯上,双人对舞。舞蹈为出自康国、在唐代非常盛行的胡旋舞。四周剔地浅浮雕卷云纹,似舞伎腾跃于云气之中,造成流动如飞的艺术效果。整个画面,构思精妙,主题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生动自然,体态轻盈健美,舞姿迅疾奔放、充满欢乐的生活气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产物。

   根据窨子梁唐墓出土墓志记载,墓主人卒于唐武周久视元年(700年),里面使用了许多武周时所造的字。从志文“大周……都尉何府君墓志之铭并序”、“君……大夏月氏人也”等清楚得知,墓主人为月氏人,何姓。何姓是西域康国昭武九姓中的一支。????

 

责任编辑:李虹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