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1日电(记者 周学磊)“听着过瘾,感觉很爽、很震撼!”当谷泓毅在现场感受了华阴老腔艺人的表演后,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和震撼。
谷泓毅,今年16岁,一位来自北京的高中生。自小接触民乐的他,在一次看话剧时偶然接触华阴老腔,心中留下朦胧的印象。随着逐渐的接触与了解,他逐渐被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为了近距离感受其魅力,追溯其起源、发展并传承至今的轨迹,他决定踏上这次“寻找老腔”之旅。
出发之前,他写信给中国青年网,想请记者一起前往华阴老腔发源地——陕西华阴市,帮助记录此次寻找、了解华阴老腔之旅。中国青年网记者在行程结束后对这位16岁的少年进行了采访。
谷泓毅演出照及获奖照片。本人供图
从小学习民乐 首次接触老腔“被吸引”
问:你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民乐的?有何演出经历吗?
答:大概是从五六岁开始学习音乐。开始学过钢琴,到小学接触到民乐,然后学竹笛一直到现在。
演出主要是跟学校民乐团一起,音乐节或艺术节时,曾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过。也参加过一些比赛,在北京市的比赛中获得过金奖。
音乐对我影响很大,我平时就特别喜欢听音乐,每天会花很多时间听音乐。流行乐、民乐都听。有时候也会去音乐厅听民乐、交响乐。心情不好或者学习紧张的时候,吹吹竹笛能让自己放松下来。
问:第一次接触老腔是什么时候?有何感受?
答:第一次接触华阴老腔,是看话剧《白鹿原》时,原来没有见过,感觉很特别,觉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但当时比较小,印象不是很深刻,体验不是很深,但是已经被吸引到了。
后来看谭维维和华阴老腔发的合作,应该是在《中国之星》吧,感觉眼前一亮,觉得特别震撼,觉得结合的非常好,包括后来谭维维在春晚上再次与华阴老腔合作,觉得结合的很好,很震撼。
问:怎么看“华阴老腔是中国最早的摇滚”这一说法?
答:我其实赞同这种说法,但是觉得它们也有不同,老腔是更传统、更生活化、更接地气,感觉更多的时候是在吼,用他们的嗓子,用他们手中的工具做乐器,可能音乐性、艺术性没摇滚乐那么强,是一种更原生态的艺术形式。
问:这次去寻找“华阴老腔”有什么目的?为什么寻找它?
答:以前都是在电视上、或者话剧上了解,这次就想去现场看一下,近距离感受一下。也希望可以通过你们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老腔,了解这门有着特殊魅力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想邀请他们有机会到我们学校演出。
我给中青网写信,就是想和你们一起去寻找、了解华阴老腔,通过你们的报道让更多的同龄人关注它。
陕西华阴市老腔艺术团演出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学磊 摄
踏上寻访之旅 对话老腔艺人“收获满满”
问:现场看了华阴老腔的表演,有何感受?
答:震撼!他们的声音通过真嗓子吼出来,他们的乐器都是很生活化的,比如板子敲击凳子,都是家里的物件,平时用的。它不像现代乐器,或者西洋乐器,很精准。它所营造出的是一种特别的氛围,让人震撼,听了就想吼一嗓子。
问:你跟华阴老腔老艺人聊了哪些内容?
答:跟张建民老先生聊了很多东西,据老先生说他和他的哥哥张喜民都是老腔的传承人。我请教了老腔发声和一般唱歌发声的区别、舞台上的分工,华阴老腔的来源、传承与发展等情况。
另外还聊了老艺人现在的生活状态,他们现在的演出机会……并试着邀请他们有机会到北京的学校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
问:通过这次交流,你觉得华阴老腔传承的困境在哪儿?为什么?
答:接触到的人少。尽管近年来政府支持走出去,但是仍然很小众。它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没那么大,年轻人对流行音乐可能更感兴趣,而不会关注老腔。而且张建民老先生也说了,老腔也是一种比较难学的艺术形式,费嗓子,年轻人几乎没人愿意去学。
还有它他的封闭性。当时老先生谈到,老腔以前是“家传”,只传张姓,传男不传女,这个肯定限制它的传播和发展。现在已打破了封闭性,但这种局面很难短时间改变。
另外,老腔艺人收入低。他们这些国家级老艺人,每个月这么多演出也就几千块钱。老他们这一代人还能接受,但年轻人根本不够花。所以肯定不愿意学。
问:这次行程有何收获?以后有什么打算?
答:收获挺大的。了解到了老腔这种艺术的渊源,如何传承发展到今天,有什么改变,目前的困境等。特别想说的是张老先生非常和蔼可亲,对老腔很执着,把它当成乐趣,自然传承,那种淳朴的精神令人感动。
以后想邀请他们到北京到我们学校艺术节上演出,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老腔。希望这个愿望能早日实现。未来我也会持续关注华阴老腔,也希望媒体更多地关注他们,报道他们,让这门宝贵的艺术形式一直传承下去。
背景资料:
“老腔”,有“中国最早的摇滚乐”之称。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项,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从西汉滥觞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是它唯一的发祥和传承地。
自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这就是“土得掉渣”却独一无二、震撼人心的老腔。刘欢曾这样形容老腔:“这个音乐让我们真的觉得每一个音掉到地上都能冒出烟来!”
由于老腔浑璞天成、撼人心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其不仅成为华山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百花竞艳的艺苑中,独放异彩。电影《桃花满天红》、《活着》及话剧《白鹿原》等都以它为主要音乐元素,电影《老腔》更是以华阴老腔为主线。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十多名老腔艺人组成专业的华阴老腔演出团队,多次参加全国性艺术大赛,获国家级金奖三项、省级一等奖十多项,先后赴法国、香港、澳门及内地多个县市演出。团队2013年参加《直通春晚》获得第一名,并先后受邀参加非遗展演、春晚演出、“一带一路从长安出发”大型交响音乐会等等,华阴老腔渐渐受到关注。
但是,尽管老腔传承人打破自身“家传”的规矩,但年轻人不愿加入、传承人高龄化的情况,让华阴老腔的传承依然面临着尴尬的窘境。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