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我的“微心愿”之旅:点亮火种 从这里开始触梦航天

发稿时间:2017-08-27 07:2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刘尚君 张群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刘尚君 张群)14岁的邢燕和11岁的常向阳在家乡是“名人”。 

  来自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希望小学的他们一共出过两次远门。 

  第一次是在今年4月,他们参与“寻梦天舟·探索太空”青年之声微心愿圆梦行动,去往海南文昌发射场现场观看“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全过程。 

  第二次是在8月21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他们跟随“民族少年手拉手 航天精神代代传”青年之声微心愿圆梦行动来到首都北京,去往天安门、军事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海洋馆、航天员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五院展厅等地参观学习,与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和航天领域的青年科学家亲密互动。 

  飞船发射的时候是不是就‘轰’地变成火球了?”“你见到宇航员没有?”……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邢燕和常向阳把学到的知识与感知讲给同学们听。 

  让民族地区的孩子们触梦航天,得益于团中央“青年之声”平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主办,中国青年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团委承办的“青年之声”微心愿圆梦行动 

  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党委书记、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主任金东(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党委书记曾曜(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团委书记孙菽艺(右)与来自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在心愿墙前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群 摄

  作为全国首个共青团组织直接联系服务青年的网络互动社交平台,“青年之声”于2016年正式启动“微心愿”圆梦行动,聚焦来自内蒙古、云南、四川等民族地区的青少年、留守儿童,运用互联网众筹思维,联合全国各地团组织在平台上收集、发布孩子们的愿望清单,通过爱心人士认领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圆梦。截至目前,在航天五院等爱心单位的全力支持下,累计实现2000多个微心愿,“航天”主题线下活动陆续开展 

  一颗梦想的火种,有梦可做的未来 

  “5、4、3、2、1,发射!”身在北京参加“青年之声”微心愿圆梦活动的邢燕,仍然清楚记得“天舟一号”发射升空的那一刻,她在人群中的兴奋地跳跃呐喊。 

  四个月前,邢燕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来到有海的城市,与“微心愿”定点帮扶的汉族、回族、藏族、彝族、佤族等民族青少年相聚在海南,参观文昌发射基地和航天科普中心,不仅和航天科技工作者们交了朋友,更亲眼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一刻。 

  第一次远行“太震撼”。 

  四个月后,“青年之声”微心愿圆梦行动再次发力,来自云南、内蒙古等民族地区的青少年相聚北京,8月21日至8月25日,在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中,大家走进中国航天员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经历了一场期待已久的圆梦之旅。 

  天文馆满天星斗璀璨了孩子们的眼睛,海洋馆的可爱白鲸带他们触碰遥远海域,在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上,孩子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在军事博物馆,他们铭记历史,爱国情怀奔涌于心。 

  在航天五院展厅,东方红一号备星神舟七号返回舱、天宫二号模型……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一一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在航天员中心,杨利伟、景海鹏、刘洋……天英雄的故事让他们震撼。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核心中枢”的庄严肃穆深深印在脑海。 

  “航天员在水下进行模拟训练时,是怎么呼吸的?” 

  “东方红一号是什么时候发射?” 

  “我想知道航天员在舱内是怎么生活的?” 

  …… 

  每一个问题中都带着对科学的探究未知的探索。 

  这些细微的感知与变化,神舟希望小学的带队老师赵署明感受最强烈,“他们心中种下了‘航天梦’,他们要把航天知识与航天精神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孩子多个学习的途径 

  刘洋(中)与“民族少年手拉手 航天精神代代传”青年之声微心愿圆梦行动的孩子们、带队老师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群 摄

  “也要在心中种下感恩和奋进的种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团委书记孙菽艺寄语孩子们,回到家乡后把学到的、听到的带给身边的同学朋友,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广泛传递大家一同为祖国发展而奋进的精神。 

  一场融情的相聚,两种精神的延续 

  8月24日,“青年之声”微心愿圆梦行动联谊活动在航天五院举行。每个孩子都收获了非常珍贵的礼物。 

  来自云南的罗志飞收到了一副乒乓球拍,是航天五院载人部工程师孟宪会亲手送给她的。 

  2016年,“青年之声”联合团云南省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等单位发起爱心众筹。3个小时,首批“微心愿”被航天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的青年科学家们全部认领。 

  孟宪会认领了罗志飞的心愿,并与罗志飞在书信中“相识”。知道罗志飞喜欢乒乓球,他特地抽空去买了副球拍送给她,“不是很贵重的礼物,就是想帮她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给她的童年带来更多快乐。” 

  “我想要一个绘画板…… 

  我需要一本大词典…… 

  …… 

  联谊会现场,来自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全国各地的100个微心愿汇集在微心愿展板上,不到2个小时,几乎全部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的航天工作者们认领完毕。 

  航天人的爱心有速度、有温度、有力量 

  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实现了孩子们一个微小的心愿,但他们返回给我们的却是最真挚、最朴实的情感。‘青年之声’微心愿航天系列主题活动,让我们在服务孩子们的同时也给航天人带来了极大的触动,青年科技工作者们与孩子们互相温暖、互相关心的历程是双方最美好的人生经历,也将成为青年工作者们为祖国航天梦奋战的重要动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党委书记曾曜 

  用孙菽艺的话说,这就是中国航天精神与志愿服务精神的融合。其实,这种融合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 

  不到两个小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的航天工作者将孩子们的微心愿全部认领完毕。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群 摄

  在中国的版图上,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是一个平凡却又特殊的地方。作为载人飞船返回舱的主着陆场,这里有的是开阔的荒漠草原,还有一段段与航天有关的故事。 

  据航天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纪委书记崔伟光介绍,2006年,航天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联合中国文联将搭载于“神六”飞船上的《六骏图》拍卖,所得善款建立起了四子王旗神舟希望小学。十年来,这份爱心没有停歇,载人航天总体部已捐出18万元的爱心善款,帮助当地贫困学生超过500人次。 

  当年的平房校舍逐渐变成了教学楼,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孩子们都很感激航天人,在他们心中,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赵署明老师说。 

  种下种子收获希望圆梦天舟、探索太空。”正如崔伟光所说的筹建神舟希望小学初衷那样,像邢燕常向阳郭颖一样的神舟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自带“航天气质”。 

  “你的梦想是什么?” 

  面对记者的提问,镜头前,平常闹得最欢的常向阳一下羞涩起来,他挠挠头说:“以前我想开车,现在想开飞船。”性格像男孩的邢燕却越说越兴奋,“我想当宇航员,当空军也行!”“为什么?”记者问“因为他们身上都有一股冲劲儿,不顾一切地在做事业。” 

  来自各地的孩子们在互动中露出灿烂的笑容。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群 摄

  在航天五院联谊活动现场,来自航天五院青年科研人员的子女和来自民族地区的孩子们一起上航天科普课堂,一起画画,表演节目,交换礼物。后来记者才知道,这些青年科学家的孩子们也是第一次走进父母工作的地方。 

  “无数个加班的日夜,无数个消失的周末,爸爸妈妈在忙什么,为什么不能陪我?”小小的孩子们也曾有疑惑。 

  在航天五院展厅,在崔伟光书记给孩子们介绍卫星平台、载人飞船时,在讲述这些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重大技术突破时,孩子们找到了答案。眼前这些承载着飞天梦想的航天器和最新科技,正源于自父辈的努力和拼搏。 

  “你画的是什么呀?” 

  “是太阳帆板 

  当8岁孩子口中清晰地说“太阳帆板”,脸上带着自豪与骄傲时,“航天梦”早已融入了他们的心中。 

  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科技综合实力走到世界前列。”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党委书记、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主任金东在联谊活动中讲到希望孩子们能通过“青年之声”和航天五院的系列活动学习航天人刻苦钻研、不断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在成长中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实现梦想 

  “梦想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是我们一定要通过努力和汗水来实现它。”活动中,航天员刘洋与孩子们交流时说。 

  这句话,邢燕记住了,常向阳记住了,志飞记住了,还会有更多的青少年记住并传承。 

  欢迎拨打青年之声”新闻热线010-57380782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qnzsbjz@163.com;关注“青年之声”微信公众号(ID:qnzs20150428青年之声官方微博@青年之声,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责任编辑:杨青山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