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航天梦一生情 飞天之路印证中国道路

发稿时间:2017-07-30 07:1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宋晨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宋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飞天梦,是中华儿女几千年的憧憬和追求,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两千多年前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六百年前万户自制火箭的真实故事;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再到嫦娥奔月工程,中国航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艰辛发展历程。 

  在每一次火箭冲上云霄的炫目尾焰背后,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汗水与心血,他们前赴后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印下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坎坷与辉煌,载录着中华民族的航天精神。  

  余梦伦院士早年工作照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供图 

  艰难险阻 不坠为国争光之志 

  “强国之需,我辈之责。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就要为国争光。”对于余梦伦来说,这便是他57年来选择和坚守在航天科研工作一线的原因。 

  中国的飞天梦想,可以说是在夜空中摸索起航的。57年前,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的余梦伦走进了中国航天的大门,来到建院不足3年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他一边参加挖掘办公楼地基的劳动,一边开始学习火箭弹道知识。 

  “刚参加工作时,既兴奋又彷徨,对于航天知识充满好奇但又一窍不通。当时,苏联专家已经撤走了,没有留下完整的资料,连火箭燃料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余梦伦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航天事业,是靠自己在黑夜中不断摸索成功的。 

  在那个年代,既没有系统的弹道专业理论,也没有前人的资料可供借鉴,更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余梦伦回忆说,为了尽快掌握航天知识,每天晚上大家都会自发到办公室看书学习,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后来到了晚上十点钟,领导会到每个办公室巡视,催促大家回宿舍休息。 

  余梦伦告诉记者,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还没有电子计算机,弹道计算主要靠手摇计算机,一条弹道需要六名计算员花费整整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后来电子计算机诞生了,但当时全院只有一台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一天24小时开机,而弹道计算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往往要在晚上开始进行运算,而运算完毕就天亮了,拿到运算结果,再到实验室进行核算。”余梦伦说,一般要连续工作五六天,然后再休息两三天,这样设计计算效率是最高的。 

  余梦伦对计算方法不断加以改进,和同事们不分昼夜地分析计算,凭着摇肿胳膊的拼命精神,终于计算出设计需要的结果。 

  “当看到中国自己的导弹从地平线上飞起的时候,那种自豪感和使命感便将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牢牢捆扎在了一起。”余梦伦说。 

  1996年,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太一号A卫星期间,余梦伦因病需做手术。但是为了确保完成科研任务,手术时间推迟了。发射成功后,余梦伦才进行了手术,当领导和同事到医院看望时,他仍在病床上钻研技术资料。出院后,身体尚未完全痊愈的他又坐在了办公桌前。 

  这就是余梦伦院士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写照,普通而不平凡,同样这也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的历史写照,他们经历了无数的伤痛,挥洒了无数的血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让炎黄子孙的足迹在浩瀚宇宙中向着更远的地方延伸。 

  热烈欢迎长三甲实验队凯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供图

  传承精神之火 奋斗永不停息 

  当中国航天事业的初步成功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欢欣鼓舞的时候,中国的飞天梦也正在进一步地孕育成长。1986年3月,发展载人航天被列入著名的“863”计划,1992年,航天载人工程被列入国家计划,中国航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资金有限,社会上流传着“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但是与第一代白手起家的航天人不同的是,当时有着无数前辈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和知识财富,从而培养起来一大批年轻人才,担当了时代赋予的责任。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这是航天人身上流淌的血液。 

  1988年,年轻的王海洲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航天事业,主要负责我国当时新型火箭长征三号甲的动力系统研究,而随着他的成长,肩上的责任也越发沉重,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副总质量监督代表。 

  王海洲回忆说,一次一枚长三甲火箭的三级发动机在做气密性试验时,操作人员突然听到电磁阀门排气管路内有漏气声。经检查,发现箭上的一个冷氦电磁阀门在强大压力的作用下发生了漏气现象。漏气将可能导致火箭的三级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查找不出漏气的“元凶”,正在进行的火箭安装就不能继续下去,并且会直接影响长三甲系列火箭今年一系列发射任务的部署安排。 

  遇到问题,他们就要“归零”,所谓“归零”,就是从源头开始一步步地寻找问题所在。“归零”一时间成为了所有工作人员的当务之急。 

  当晚10点多,办公室仍是灯火通明,王海洲带领着设计人员连夜做故障树分析,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定位,火箭的零件有成千上万个,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大家对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一个个的排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多天的连夜奋战,终于将问题解决,王海洲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当时有的同事的家属不理解‘归零’的意思,很多同事都是过了零点之后才回家,有家属就开玩笑说,‘归零’是不是就是要过了零点回家。”王海洲说,家人们担心同事的身体,但是对于他们的航天工作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 

  “第一代航天人无反顾地投身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中,他们这种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一代代继承下来。”王海洲告诉记者,每一项事业都是需要有一部分人真正热爱这份事业,不求高昂的回报,只因心中有梦。航天精神,就是靠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得以延续。 

  充满青春活力的新一代航天人(前排右一为刘立东)。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供图 

  筑梦太空 新一代航天追梦者 

  国家的发展需要航天,航天的发展需要年轻力量,航天精神更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来继承和发扬。 

  刘立东,今年33岁,是新时代的年轻航天工作者,目前他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一部运载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2009年参加工作,主要负责长征七号结构总体设计。 

  “每当完成一个实验,每当看到火箭腾飞的那一瞬间,一种喜悦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说起自己的选择和坚持,刘立东说,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创新和探索,鼓励着新生代的年轻航天人展现自己的才能,让年轻人才能有地方可以发挥,有激情可以释放,有创新可以实现,把年轻人牢牢地吸引到航天事业中来。 

  “现在年轻人是航天事业的主力军,在我的身边,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航天事业,虽然收入并不算高,但是他们为了心中的‘航天梦’,为了‘中国梦’在不懈努力着。”刘立东说,每一次的实验,为了赶进度,不休不眠已经成为常态,他们从未有过抱怨。“老一辈航天人留下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没有在我们这代人身上丢失掉,航天精神满载着每一个航天人乃至每一位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 

  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浇灌未来之花。在刘立东看来,如今新一代的航天人有着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仅来自对当下环境的认可,更来自对祖国命运的关注。 

  从这三代人的讲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追梦的岗位、环境和经历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爱国情怀,对航天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为追逐自己心中的梦想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是一样的。 

  当火箭满载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直冲云霄,飞向太空时,中国也随之而腾飞。当绚烂火焰划破天际的背后,离不开千千万万个默默付出的航天人。他们将使命看做生命,将责任看做当担,他们将航天梦想融进血脉,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航天精神。 

  他们的航天梦,其实就是每位中国人的“中国梦”;他们的航天精神,其实就是中华儿女数千年来所传承的“民族精神”。中国航天人把中国人对梦想的向往和执着以及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态度,把六十多年来中国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了世界的面前。 

责任编辑:杨青山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