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网络媒体国防行】亲历官兵揭秘也门撤侨:炸弹在几百米远处爆炸

发稿时间:2017-07-28 07:5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开可

  在离开军舰回家之前,这些人高喊着:“祖国万岁。”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体会到当时的激动和自豪感。这份自豪感足以让张科言在两年之后回想起来依旧热泪盈眶,“虽然我驾驶的直升机没有起飞,没有直接参与到撤侨行动中,但是这种国家自豪感是从心里油然而生的。”

  当时参与撤侨行动的还有临沂舰。张科言的战友程文刚就在临沂舰上。在距离军舰100多米,有一个水塔一样的建筑。撤侨时,一枚炸弹打在了上面。清晰的爆炸声像是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战争可以摧毁一切。“我们在后甲板抢运行李的时候,ak47的枪声就一直不断。距离舰艇2公里的山坡上能清楚地看到炸弹炸起的烟尘。”

  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临沂舰抵达也门亚丁港执行撤离中国公民任务,临沂舰舰员进行安全警戒。 新华社发

  当年还是义务兵的马甜甜是临沂舰的信号员。军舰驶入荷台达港的时候,她恰好在驾驶室值班,可以清除地看到军舰外的情况:有很多小艇围着临沂舰转,直到进入港口。小艇上都是带着枪械的当地武装人员。

  当临沂舰越来越靠近荷台达港时,在驾驶室的马甜甜看到岸边的人们手中挥舞着五星红旗,不断地向他们招手,眼泪涌上来又被憋回去。这是一名21岁的姑娘在执行任务时紧张的泪水,更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为祖国自豪的泪水。

  水塔建筑物被炸弹袭击到的时候,马甜甜正在给排队上舰的人做安检。小姑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真正的战争场面,听到爆炸声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是怕也不能表现出来。马甜甜说:“因为我们有责任在。毕竟是我们来接他们的,他们很信任我们。”

  在去执行撤侨任务之前,临沂舰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的人身体不舒服,船员们就用担架抬上船;船员们主动将床铺让给撤离人员,自己睡在过道里;炊事班早早准备好食物;随舰的熊猫玩偶都送给了上舰的孩子们。

  “有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说,自己很多年都没有回过国,一直都想回去。现在有了战争回不去了。现在好了,有军舰来接自己回家。”一起上舰的还有其他国家的人,马甜甜说他们一直对战士们说:“good, good。”

  “再苦再累也没有后悔过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马甜甜的目光坚毅,早已不是那个拿着塑料袋,在舰艇上边吐边值班的新兵蛋子。

  对很多人来说,风里雨里都要回到的那个地方叫做家;对于海外的游子,朝思暮想,每天都凝望的那个方向就是家。久居他乡是异客,祖国才是心安之处。身在动荡的海外,对和平祖国的怀念更会像蔓藤一样,越缠越紧....

  有人说,中国这本护照虽然不能带你去所有的国家,但是它可以把你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接回家。

  有人只看到了“长得帅的都上交给了军队”,但是却看不到这支军队给每个中国人都撑起一把保护伞。

  御强敌于门外,扬国威于世界。我每天的流血流汗,只为你们每一天的安然。在兹念兹,只要你有呼,我必有应,风里雨里,我永远用最挺拔的身姿、最标准的军礼去接你。

责任编辑:邹畅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