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一次从官方到民间的“文化自省”

发稿时间:2017-07-27 07:5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子瑞 吕玮

  中国青年网太原7月27日电(记者 王子瑞 吕玮)连续两季《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此间落下帷幕。不知不觉间,原本一场有关推介旅游业的电视节目,已慢慢演变成山西全省域的一次“文化自省”。 

白燕升、贾樟柯等受聘为“山西省旅游大使”。组委会供图

  两季《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通过对各地城市形象的不同方面的展示,11地市争夺2016到2018三年的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主办权。7月21日晚间,新一季电视竞演落幕时,公布了晋中、临汾获胜。

  能源经济受挫后,煤炭大省山西开始产业转型,重组该省的山水与风光,全力把旅游业打造成当地新的支柱性产业。山西省旅发委副主任王琳说,既然是比赛,必须要有个结果,但输赢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引起外界对山西旅游业的关注。

  据王琳介绍,经过近三个多月筹办,除了来自山西10地市的有关领导将再度走到台前、召唤全民投票决胜,这一季还进行了将演播台从演播室搬到山水间、引入体育赛事主客场PK制以及第三方观察团评价机制等创新探索,引导全民参与山西旅游业建设。

  10地市官员变身成“网红”、“超级导游”:改变被“误读”的山西印象

  自从2016年5月《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一季正式播出,这档节目就因为有山西11地市书记、市长参与获得广泛关注,也因此被誉为书记、市长电视“真人秀”。 

太原市副市长陈向阳现场演讲推介太原市。组委会供图

  上一季中,阳泉市副市长任衍刚用“蹩脚”英语欢迎四面八方客,而引来“粉丝团”。临汾市70后副市长王振宇身着衬衣,亲切的演讲风格,被网络追捧。从北京到任大同9个月的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则身穿文化衫上台诠释他所认知的“天下大同”。

  这些超常态的行为表达制造出的话题性,引起了社会广泛的玩味与“咀嚼”。多名官员甚至“晋升”网红,接受公众评议,在当时刚刚经历被中央定性为“塌方式”腐败后的山西,这些行为看起来有些开放,曾被媒体评价为“些许冒险”。

  山西不只有煤炭,更有大好的山水与风光。这是两季以来山西官员以不同往日的形象站到面向全国的荧幕前,为主政之地“发声”的目的。

  这一季,太原市副市长陈向阳变身“超级导游”,以平和、儒雅、专业的口吻带着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游览太原旅游地标晋祠。这段视频上传网络后,也在短时间内被点击数万次。

  晋中市长王成则晒出了到平遥古城、乔家大院旅游时吃面、自拍的“私房照”,并亲身参与竞演小品表演。长治市副市长郜双庆则更是多次披挂上阵,以老虎扮相推介长治,率当地旅游、交通、文化局一把手组成“萌虎下山队”,与现场观众互动,被外界称为“萌虎市长”。

  民众透过荧幕看到了官员与以往讲话严肃、正襟危坐不一样的另一面,有网友不约而同地视频弹幕中评论:“喜欢这种亲切,像极了的邻家大叔。”

  山西资深媒体人贺虹作为观察团成员一路见证了第二季全程。在他看来,官员变身“网红”展示了人更为真实、亲切、开放的一面,更容易拉近与外界的距离。近距离了解才能助推理解,进而转化为认同。

  官员也通过参与展演,深刻了对主政之地文化内涵的认知。

  不只是市长书记,这一季的竞演增加了“乡长的小目标”环节,让来自基层的官员来表达自己构造风光山水的心得。参与此次节目录制的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对台上的乡镇长表达“心声”:在旅游开发时,常常面对的是深处乡间国家级文物和重大题材的山水风光,而这些文物、风光并非普通村民和乡镇长所能直接开发和管理。

  “但乡镇长乡是基层文明的守护者,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这些厚重资源与旅游产业链的衔接上,找准自己的位置。”

  太原市副市长陈向阳在节目录制之前的“说明会”上坦言,这样的节目可以宣传自己,但也在和其他地市展示的差异比较中,得到一些经验,也有一些反思。

  “太原建城史超过2900年,国家级文保单位就有33处。如果把历史脉络梳理一下,这些国宝级别的文物,是不是可以像珠子一样串起来。”陈向阳甚至在细节处公开作比:“在讲述晋祠时,‘李渊起兵’这样的历史故事情节,是不是还可以挖掘地再细致一些。”

  在三个月的节目过程中,作为主管此次活动的旅游界官员,王琳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近百条相关报道。在一次对媒体的公开座谈中谈及:“每次都把报道发到尽可能多的微信群,不明真相的群友甚至以为,我是给景区卖票的。”

  “无所谓,只要他们关注山西就行。”王琳在笑谈间表达不以为意。

  其实,山西被外界公认为“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煤炭等矿产富庶,旅游文化底蕴深厚。只是,这个被认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之地,一度被“乌金”太过耀眼的“光芒”淹没。

  贺虹认为,以资源闻名全国的山西,长期以来留给全国的刻板印象有些粗犷、保守、封闭。官员如此多样化、个性化的表达是一座有意思的桥梁,让外界更容易从细节处感受到幽默、细腻、多情的“不一样”山西符号。

  也有观察员认为,当政者为了做好一件事愿意多次“俯身”的诚意,折射着职能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意愿。

责任编辑:杨晓霖
返回首页>>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