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中国科技人:寰宇有垠梦无疆 科技强国我辈责

发稿时间:2017-05-30 10:5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宋晨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30日电 (见习记者 宋晨) 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科技发展,离不开奋战一线的每一名科技工作者。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是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去年今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创造热情。同年11月,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今天是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8100万中国科技人的节日,他们将在今天欢度自己的节日。

  敢为先行 坚持不懈

  每一个时代的进步都需要有人坚守。这种坚守,需要淡泊名利、敢当先锋,更需要持之以恒。当现在社会上有人感慨在一个岗位上坚持数年不可思议时,殊不知,许多老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已经默默坚守了30年甚至50余年之久。他们在技术岗位上殚精竭虑,熬白了头发,在彼此的眼眸中看到青春不再。然而,正是由于在一个岗位上持之以恒,才能将自己的光亮不断放大,更好地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弹道专家余梦伦。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宋晨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弹道专家余梦伦,在半个多世纪的航天从业生涯里只干过一件事,那就是给导弹和火箭设计“最佳飞行路线”,他当过最大的“官儿”就是“弹道组组长”。可他却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57年,系统地提出了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为我国多个型号火箭设计出了最美丽的“空中轨迹”。

  5月27日下午,记者在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见到了余梦伦院士。尽管已经80岁的高龄,满头的银发,余梦伦院士仍是精神矍铄,每天坚持上班。

  1960年,刚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的余梦伦跨进了中国航天的大门,在那个年代,既没有系统的弹道专业理论,也没有前人的资料可供借鉴,更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余梦伦凭借不屈不挠、敢为先锋的意志力,毅然投身于祖国的航天事业。

  余梦伦院士从参加工作至今已有57个年头,他经历了中国航天的从无到有,是中国航天史的见证人,也是中国航天史上伟大的科技工作者。

  任何成功都不可能顺利取得,创造历史总是伴随着艰苦奋斗。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20世纪60年代,我国还没有电子计算机,弹道计算主要靠手摇计算机,一条弹道需要六名计算员花费整整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当时全院只有一台计算机,往往要晚上开始进行运算,而运算完毕就天亮了,拿到运算结果,再到实验室进行核算。”余老说,一般要连续工作五六天,然后再休息两三天,这样是效率最高的。

  余梦伦对计算方法不断加以改进,和同事们不分昼夜地分析计算,凭着摇肿胳膊的拼命精神,终于计算出与国外先进资料完全一致的结果。

  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太一号A卫星期间,余梦伦正病痛缠身,急需做手术。但是为了确保完成科研任务,手术时间却一拖再拖。手术后,当领导和同事到医院看望时,病床上竟然堆满了技术资料。在身体尚未痊愈时,他不顾医生建议,又坐在了办公桌前。这就是余梦伦院士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写照,普通而不平凡。通过不懈努力,余梦伦和同事们最终探索出我国弹道专业的前进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百废待兴之际,国家投入又有限,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搞导弹的不如茶叶蛋的。”那时航天人的收入微乎其微,“没有人愿意到航天单位来。当时我们一听是北大、清华的学生,都不敢收,这些人来了肯定会离开。”余老说。

  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坚持,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航天实力。

  1986年,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和美国草签了用捆绑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

  “当时捆绑火箭还没有研制出来,但是美国人给的条件非常苛刻,必须签订合同时间起18个月内完成第一次飞行试验,飞行试验成功,合同继续履行,否则需要赔款。”说到这里,余老激动不已,“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18个月内建设发射场,研制火箭,最终在1990年七月份发射成功。而此时距离截止时间只剩下两天。”

  1990年4月,“长征三号”成功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揭开了发射外星的序幕。至此,中国运载火箭火速进入商业发射阶段,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回望多年的经历与取得的成就时,余老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岗位平凡,但只要努力,就一样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当代毕昇”王选院士曾说:“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是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

  “经常会有人问我,每天都在算个不停,你们不会枯燥无聊吗?”余老说,其实,这么多年过来自己从中收获的乐趣与感到并不少,虽然没有享受到常人的乐趣,但是每当攻克一个难题,会感到无比欢乐和满满的成就感。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在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航天人的努力。”余梦伦回忆说,班组的创始人是方俊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新中国成立之前方俊奎也曾在美国学习,和钱学森一样,同是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1964年,弹道导弹发射成功后,方俊奎主动提出到边疆发射场工作去,他说,发射场的弹道也很重要,他们的力量比较弱,于是带着妻子和女儿去了酒泉。”几十年过去,余老仍对老班组长敬佩不已,“当时条件很艰苦,作为老科学家,他的边疆补助是工资的一倍,但方老把补助的钱都作为党费交给了组织。他的榜样力量给我们鼓励很大。”

  “直到现在,中国航天史名录都很难找到他的痕迹。很多人为中国航天贡献了一生,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余老对此十分感慨,“记得1960年刚参加工作,当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时,在场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激动地哭成了泪人。”

  在余梦伦的记忆中,身边的科技工作者对待航天事业就像是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可以为了“孩子”放弃一切,甚至是生命。

  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的陈万兴是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当时我们一起去陕西的一个山区出差,他一去就要待一个月的时间。”余老告诉记者,因为出差的地方是偏僻山区,所以每次都会给当地村民带一些生活用品,出发时,陈万兴提了两个大麻袋。

  “记得当时我问他,‘老陈,这次出去给村民们带了这么多东西啊。’陈万兴说这次是给自己带的。他的胃不好,去的时间又长,装的都是方便面,得靠这两袋子方便面维持一个月。”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航天人凭借着这样一股向前冲的猛进,凭借着他们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执着,凭借着满腔报国的情怀,为中国的航天科技铺好了前行的道路。也正是老前辈们这种艰苦拼搏、舍己奉献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其实,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技事业,奉献给了国家。”余老说,为了科技的进步、国家的强大,他不曾想过放弃,也不曾后悔自己的选择,“我相信,不管在哪一个科技领域,每一位科技人都对自己的这份事业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一种爱国的情怀。”

  不图官、不图名,为了中国的强国梦,勇于奉献、奋斗不息,这就是余梦伦和航天科技人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8100万中国科技人的真实写照。

  强国之需 我辈使命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7年间,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他的事迹映射出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身影。

  科技强国的核心在于强科技,而强科技的关键在于科技工作者。每一名科技人都应当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担当起主力军、排头兵的角色。

  “得知黄大年教授事迹之后,既震撼又引人深思。”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张小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震撼的是在科技领域竟然也有“马革裹尸”的人物,但是仔细想想,科技工作者必须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身边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科技工作不仅仅是一份满足自己生活、兴趣需要的普通工作,而是值得自己终身奋斗的一份事业。”

  “我的博士生导师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告诉我们一定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科技工作者。‘顶天’就是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国名重大需求开展自己的工作,‘立地’就是要将自己的科技成果真正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做出有用、能用、好用的成果。”张小博说,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后,更觉得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作为军工科技人,使命就是要解决解决国防体系中的短板,解决国家民生中的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我们的职责。”

  “‘科技报国’不是一句空口号。”中国电科十二所行波管器件部副主任郝保良认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不忘初心,坚持梦想,实实在在为国家做点事。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钱航,是一名80后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当我投身到科技事业中时,就深深地被前辈们的爱国、自强地精神所打动。”钱航说,作为一名后生,要学习好、传承好前辈们的匠心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要不断开拓创新,承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为中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黄大年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与华罗庚、钱学森一样,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与爱民之心,也看到了每位科技人的身影。”余梦伦院士说,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如今有非常好的平台和条件,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学习黄大年的奉献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接好“科技强国”这一棒。

  国家强大,是每一代人的使命,乃吾辈之责。

责任编辑:芮喆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