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新青年遇上古老文物:这是一场中国文化在考古中的穿越

发稿时间:2017-05-06 07:0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开可 黄昂瑾

  编者按:“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这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时代,有志青年只争朝夕。《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开启青年事业发展新篇章,时值“五四”青年节,中国青年网特别推出“初心如虹随党赤 青春似火逐梦燃”系列报道,展现青年的力量、青春的思潮,讲述新时代青年在各自领域追梦未来的故事。 

  “初心如虹随党赤 青春似火逐梦燃”系列报道③

  

  郭京宁所在团队在考古现场。受访者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6日电(记者 开可 黄昂瑾)文物无声,却依旧能活起来讲述自己的历史。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俞伟超曾说过:“历史已逝,考古学使它复活。”如果历史真的可以复活,那一定少不了背后来自考古工作者的一双手。 

  在荒山野岭处、在大型施工项目现场、在大山深沟里,考古工作只有进行时。考古工作者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当新青年一代遇上古老文物,中国古老的文化就在他们的工作中完成了穿越。  

  尘封千年,启封沉淀的历史  

  在延庆的一处汉代遗址发掘现场,考古人员提取了一些土样,用水洗去后,从中发现了粟,即现在俗称的小米。考古人员将样品转交给古植物专家研究,发现这些粟都是栽培而非野生。这就说明了当时人的食物结构中已经包含了小米。“不仅研究古代的人,也是为了了解当时的社会。”郭京宁当时就在遗址的发掘现场。 

  文物不会说话,文物本身却可以通过考古讲述历史。郭京宁是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研究员,2003年开始到考古一线工作。 

  在一次通州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经过2000多年形成的堆积的地层,有4米多深。“哪一层是汉代的,哪一层是辽金的”考古人员仔细地将地层划分出来。而且,他们还有其他发现:“从土层的土样成分和规程状态上来说,可以看出这一地区经历过多次洪水和一次地震。” 

  郭京宁和同事在发掘过程中有意识地提取了地层剖面,“从上到下,一个个像柱子似的,每个都有4米多深。不管是做科普还是讲通州的历史变迁,都可以拿这个来说话,比如通州这个地方2000多年经历了什么时代,什么时代经历过洪水等自然灾害。” 

  已经在考古一线工作了十年的邵晶觉得只要是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某个时间段或者某个历史事件的物品都是有价值的。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人类发展到现在,可以到天上去,可以到宇宙中,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顾着往前走,忽视了自己的身后。文物活起来实际上就是让文物讲自己身上的事,用历史教我们去做事。”邵晶说。 

  2016年10月,海昏侯考古成果展在江西省博物馆开展,近千文物亮相南昌,吸引了数万观众前去参观。怎样把考古现场的东西很快地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物进行展示?邵晶说这个问题是考古中经常遇到的。对于一般的受众来说,金银玉这类的文物更能吸引人的眼光。而对于其他文物来说,可能要经历复杂的过程才能和世人见面。“例如仰韶时期的陶器,不够吸引人,不好展示,不能很快地形成社会效益。首先要对四五千年的生活场景进行复原。而复原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这个展示过程就比较慢。 

  脚下一路泥泞,让文物说话 

  2016年12月,我国完成了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次历时五年的文物普查工作,凝聚了全国十万多名普查员的心血。徐鹏就是这些普查员中的一位。 

  80年代就参加了工作,徐鹏这些年接触了不少文物工作一线的年轻人。“青年才俊”是徐鹏对这些年轻人的印象。他们从事这份工作的优势在于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年龄有时候也会成为制约短板。“从事文博工作需要进行知识的长期积淀,融会贯通之时就是喷发的时刻。要耐得住几年的枯燥寂寞进行基础积累。”徐鹏说。 

  考古离不开基础积累,更离不开一线的工作经验。脚上沾满泥土是考古一线工作者的常态。野外工作、风餐露宿已经不足以描述他们的工作状态。考古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与天斗、与人斗、与事斗”,考古和办公室、空调房永远都是一对矛盾。“你必须自己去晒太阳、自己去刨土、自己动手。”2010年到2011年,邵晶所在的考古团队发掘一个战国时期西戎的墓地。当地是一个库区,考古队进去之前,村庄已经搬迁了,只有考古队的六七个人,电和水都停掉了。考古队就自己想办法发电、挑水,坚持了一年。 

  2010年夏天的时候,因为山洪爆发,考古现场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路被破坏。大约一周的时间,邵晶所在的考古队与世隔绝。“没有吃的,我们就跑到人家已经迁移走的旧房子里面,找一些剩下的米面油,菜地里还剩点菜,坚持了一周。”生命已经受到了威胁,有没有后悔过入考古这一行?邵晶毫不犹豫地说:“从来没有后悔过。”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这类考古发掘是配合性的,郭京宁的工作主要围绕这方面。 

   “2008年,朝阳区有一个楼盘开发。挖掘机挖到了几块石头板子。有群众就向我们举报。我们进了现场以后要求开发商停工。一开始不配合,后来被执法停工了。结果发现这个板子下面是明代的一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郭京宁说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甚至,还有开发商要求保安阻拦考古人员进入现场。 

  邵晶的工作地点基本都集中在陕北地区,相比陕中地区,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都要差很多。到考古现场工作,在行内叫做上工地。在工地上,吃饭、喝水都要考古队自己解决。挖掘人手也是考古员自己带着一帮技工,一铲一铲地把古代遗迹揭示出来。“在工地,用水、用电都是靠当地老百姓,而且还会用到当地农民的地。这些事情都需要和老百姓磨合。”邵晶说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邵晶(右4)所在的考古团队。受访者供图 

  不忘初心,让历史不曾逝去 

  2002年,邵晶将高考的第一志愿填上了考古专业。 

  2003年,郭京宁刚参加工作,就跑到了门头沟的考古工地上呆了两个月。 

  这么多年,即使是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郭京宁和邵晶的脑海中也从未出现过后悔两个字。 

  我今年32岁,17岁大学第一志愿就是考古,到现在没有后悔过。后来自己决定上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人已经做了选择就没有什么后悔况且我做了两次决定。” 邵晶的话很干脆。 

  在外行人看来,考古不是件很“吉利”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墓葬的考古。但是对这些年轻人而言,考古时候的神圣感会远远超过恐惧感。 

  “我们发掘的那个戎人墓地。在进去之前,盗墓者已经把它们盗得非常严重了。一百多座两千年前的墓葬只剩下十几座没有被盗。这些去世的人的骨头被扔的遍地都是。我们去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所有这些骨头收好、编号,最后把它放在一起。”邵晶说,如果人去世以后真的有灵魂,如果能看到年轻人对自己的遗骨这么尊重,就不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在这些人身上,“我们是抱着足够的尊重和公心去做这件事情,而不是把墓葬里面的东西据为己有。” 

  这些年,郭京宁经手的或者说由他负责的墓葬至少有1000多座。提起第一次清理墓葬中人的遗骨时,郭京宁还是有点兴奋,“不害怕。第一次清理骨架的时候,我觉得我学了半年多的体质人类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据他介绍,配合建设类的考古发掘工期都较紧张一般来说,一具人体骨架要在一到两个小时之内清理完毕。 

  没有恐惧感和神秘感,郭京宁觉得考古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如果没有考古发掘,很多建设施工对地下文化遗产的打击和破坏是毁灭性的,古代的文化乃至文明就没有了。 

  在邵晶眼中,考古是如恋人般的存在,“爱它就要为它付出。考古工作不是说你呆在工地上,坐在房间里,守着电脑,吹着空调,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邵晶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为后人留下点什么:“人这一生也就是七八十年,现在三十年已经过去了,(我的人生)最多也就是四五十年的时间了。这四五十年中,到底能做些什么?这一生中能做成点什么?能让后人记住什么?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中国青年网”(ID:youthzqw)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初心如虹随党赤 青春似火逐梦燃”系列报道①

  揭秘百年清华载物不息的“创”字诀

  “初心如虹随党赤 青春似火逐梦燃”系列报道 ② 

  胡鞍钢详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 释疑“青年如何看中国”

责任编辑:孙钊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