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中央一号文件照亮“农门”路 代表委员集众智以发展慰乡愁

发稿时间:2017-03-11 15:2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曾繁华 杨月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主任、山联村富民合作社总经理朱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邢燕摄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主任朱虹表示,发展农村电商要有融合平台,需要政府引导,以保证平台上农产品的质量,从而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黑龙江省委主委赵雨森建议,在黑龙江省第四、五积温带推行玉米大豆、小麦大豆、马铃薯大豆轮作,在黑龙江省南部推行玉米大豆轮作,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逐步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并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财政贴息的政策吸引,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转化,实现粮食增值。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陆川县乌石镇陆河村党支部书记梁丽娜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在李克强总理参加我们广西代表团审议的时候,我向总理作了汇报,提出请求国家出台更多、更好政策来支持青年返乡创业。”梁丽娜表示,返乡创业人员需要更多“政策上的扶持,以及资金、项目,还有技术的培训等等。这些都很重要,很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王怀超则关注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如果把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比作一台大戏,那么主角绝对是农民。”他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重视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用其统领包括农村四德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明活动等内容,要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制定实施细则,发动宣传、妇联、团委、农委、文化、新闻广播等部门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理论研究,推动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理论。  

  全国人大代表邢克智建议科学分类认定农村低保对象,根据各地购买力和经济发展状况动态调整农村低保水平;健全村镇农村低保组织机构,建立农村低保与精准扶贫开发相衔接政策;建立完善农村低保社会监督机制,完善农村低保立法保障。明确农村低保制度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关系,使农村低保工作有法可依。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南省副主委、湖南大学两型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戴晓凤关注农村教育。她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专项政策,明确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统一建设与管理标准,并将贫困地区列为优先发展区。同时要保障农村教师待遇,加快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宿舍建设,切实解决教师生活用房问题。根据偏远程度分设档次,建立完善特殊津贴制度。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奖励长期在农村基层寄宿制学校工作的教师。 

  全国人大代表赵亚夫建议,农村基层党组织、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应该成为农民的带头人。以行政村(社区)或乡镇为单位,成立按合作社法运作的农民合作社。依靠科技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农产品,并延伸到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观光旅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法留下合作社公积金,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同时将盈利大部分返回社员,帮助农民致富。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农科院原副院长刘建军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他建议,创新培训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参加专业化、系统化的在职继续教育;引导农业职业院校把培训地点搬出“教室”、“会场”,搬到生产第一线,采取直观、互动方式培训授课,提高农民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专业理论对实践的实际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杨青山
首页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