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朱梦琪 陈乐川)“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服务”……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不难看出,“教育”已然成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我们要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李克强总理的话语温暖而坚定。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洪侠 摄
教育关乎未来,教育话题历年来都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热点。去年两会上,围绕民办教育的议题出现在不少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2016年11月,《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终于“尘埃落定”,然而,其讨论热度却依然不减。2017年9月,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正式实施,在今年两会上,针对民办教育的建言献策依旧活跃。
民办教育 相比“锦上添花”,更需“雪中送炭”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6.27万所,各类教育在校生达4570.42万人,这是《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关于民办教育的两组数字。据统计,全国民办学校占全国总数的31.8%,在校学生数占全国总数的17.6%。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顾也力接受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陈乐川 摄
“民办教育不是简单对公办教育的补充,它是中国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顾也力虽然身处公立大学,却一直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奔走疾呼。相比公办高校建设的“锦上添花”,他相信,民办高校健康发展更需要“雪中送炭”。
顾也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其实本质相同,无论是教育方针,还是招生考试标准、教育质量监控等都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两者区别仅仅在于投资渠道,一个是政府投资,财政拨款;另一个是举办者或者企业投资。”顾也力认为,应该将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纳入大教育的范畴内思考,而不应割裂开来。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近期,有关配套文件《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也陆续出台。
作为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新的里程碑,《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和相关文件的颁发立即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