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习近平力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打通“任督二脉”

发稿时间:2017-02-20 07:2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岳巍

  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 岳巍)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 

  由此,三地展开历史长河中一段新的征程。 

  其实,关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习总书记一直放在心头。2013年5月,在天津调研时,他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习总书记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此后,习总书记又多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等重要场合关心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发展把脉引路。 

  回顾3年路,协同发展方兴未艾,各领域进程硕果累累。 

  一直以来,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就是京津冀三地关系的形象说明。而想要实现三地协同发展的持续,将三地协同发展引向更深的程度,文脉相通必不可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则是打通发展“任督二脉”的关键环节。2月17日,京津冀三地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为下一步三地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协同之行动:三箭齐发势头如火如荼 

  号令一响,三箭齐发。 

  2014年11月,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到河北省考察;2015年3月,天津市教委到河北省考察;2016年5月,河北省教育厅回访北京市教委。三次考察,三地教育部门间的常态化联络机制已然形成。 

  接着,三省市教育部门又为协同发展勾勒出最初的蓝图愿景。包括《教育督导协作机制框架协议》《京津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在内的一批发展设计相继签署。 

  但这仅是这部宏大工程迈出的头一步,在省际间的携手发出的强烈信号下,区域校际间的深度合作有了更强的可行性。而正是基于这种可行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驾马车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道上飞驰电掣。 

  如今,京津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正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服务产业和人口转移为重点,不断优化着区域学校布局,努力缩小着区域和城乡间的教育发展差距。 

  2016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北辰区与河北省廊坊市政府间联合成立三区市教育联盟,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三地也于近日签署了三地推进基础教育合作协议。2016年9月,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正式实现招生。据了解,学校将为疏解产业人口的首钢总公司职工子女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此外,北京还向天津和河北开放了“数字学校”云课堂,率先接入平台的河北省唐山市,使全市1470所中小学,1.2万名教师及教研人员,近80万名中小学生受益。 

  与此同时,结合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升级的职业教育,正在加快深化产学研融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北京市共有18所中等职业学校与河北省、天津市的57所职业院校开展了合作。2015年,河北省6所交通类职业院校加入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此后,京津冀卫生教育协同发展联盟、艺术职业教育联盟、“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模具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城市建设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相继成立。 

  而高等教育领域,集聚着大量高校资源的京津冀地区,当仁不让地希望在协同创新发展上做出大文章。 

  截止目前,京津冀三地高校先后组建了9个创新发展联盟。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初步建立。2015年9月16日,由北京大学牵头,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组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京津冀大型中药企业联合成立的中药共建共享药材基地、中药注射剂产业合作组织、现代中药产业研究院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代表之一。正如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言,实际上在这些年来三地在产学研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产学研合作正在成为高校协同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协同之思考:思政工作三地先行探索 

  教书育人,明道信道。 

  2016年1月9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内,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教育界专家们正在积极发言,而他们发言的中心词就是思政教育。这是首届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的现场。会上,京津冀三地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签署了《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作方案》。 

  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该方案签署之后,三地间思政课的老师可以互派,党务工作者教师可以互派交流”,同时他提醒记者,“该方案的签署在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在后。” 

  不难看出,京津冀三地在思政课教育工作的跨区域合作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时也为迎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提供宝贵的实践基础。 

  刘教民还表示,就如何系好学生的人生第一粒扣子进行课题协同研讨,也将会有很多详细的工作安排。他讲道,“我们将思政课教育同扶贫结合在一起。建立暑期寒假的社会实践队,走向千村万乡,走向老百姓基层。体验国情,体会基层生活,将大学生的第一粒扣子系在基层农村的大地上,系在扶贫工作的大地上。” 

  而就课题协同研讨,天津市教委主任王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课题攻关将是今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表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今后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任务,这牵扯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论是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还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各个领域同北京和河北的高校加强协同,使我们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占领好主阵地”,王璟如是说。 

  据了解,2016年前后,第一届京津冀高校辅导员跨省市挂职工作顺利进行。在为期三个月的工作中,13名天津、河北高校辅导员分别到北京10所高校挂职,4名北京高校辅导员分别到天津、河北4所高校挂职。此外,三地还实施了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计划,14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到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研修。 

  北京市教委委员张永凯表示,十三五期间,京津冀还将共享三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育资源,联合评选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 

  协同之未来:专项规划有望近期出台 

  上下求索,未来可期。 

  在2月17日的会议上,《“十三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专项工作计划》正式向社会公布。而就在这次会议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郭春鸣向与会人员透露,“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专项规划已经通过教育部党组会议研究,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通过。” 

  根据郭春鸣介绍,在编制的过程中,专项规划重点把握了以下四条原则。一是围绕协同做文章。专项规划的内容主要以需要协同统筹的为主,三省市可以自主完成的内容不在规划之中;二是注重统筹协调。注重处理好教育协同发展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关系,近期与长期的关系,省市之间以及部门和地方之间等关系;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把探索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背景下,跨行政区域的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路径,作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一个着力点;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认识教育协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在实际推进过程中的复杂性、挑战性,以实际的可操作能落地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他还表示,这部事关教育协同发展顶层设计的专项规划有望近期向社会正式公布。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则在会上的发言中,详细介绍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前景。他首先提出,根据2020年前提高教育质量的总体布局安排,“学分银行”将成为教育领域一个重要概念。而这一概念的背后是国家建立个人学习账户和学分累计制度的设计。这样的制度设计是瞄准着畅通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通道,是连接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桥梁。 

  “而这样一座立交桥,前有落实深化考生考试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为牵引,后有教育信息化为依托,再加上教育督导、社会监督做保障,辅之民间资本提供教育多元化。”张力解释道。 

  他认为,在这种由中央释放出的强烈信号的引导下,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形成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可期的。而当这种期望成为现实,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将完成深度的融合。张力打比方解释说,如果说高等教育在玩一副牌叫“争上游”,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也如此,但国家拿出了学分银行的另一副牌,让四副牌融合到一起玩“拖拉机”。 

  也正因如此,对于未来,张力明确表示,京津冀三地将有望在探索产学研等教育协同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变协同为大同。

责任编辑:杨青山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