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食为民天 农为政本 黄土地的儿子这样造福人民

发稿时间:2017-02-07 07:2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开可

参加农业劳动的习近平。资料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7日电(记者 开可)2月5日,《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问题。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曾多次强调"三农"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和农民不能掉队,正如习近平所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梁家河走出的黄土情结:为农民办实事

  习近平出生在陕西富平,他说自己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16岁的习近平去陕西梁家河当知青。后来他回忆说:"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

  习近平的黄土情结从在梁家河的时候就根深蒂固。当知青的时候,习近平就和梁家河的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习近平说在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群众。他曾说:"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

  当上村支书后,习近平带领梁家河的乡亲们修沼气池、打水井、办铁业社、打坝地。习近平离开以后,想办法帮当地装变压器、修小学、修桥。"延安养育了我好几年,为延安老区农民做点事,是我们应该做的。"习近平如此说道。

  后来,习近平到福建宁德任职。他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绝大部分乡镇。为下党村建设筹集资金,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和用电问题;指导坦洋村因地制宜大力开发茶业经济;在宁德农村开展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弱鸟先飞,精准发力,滴水穿石"的宁德定理在闽东地区不断结出农村脱贫的硕果。

  黄土情结一直伴随着习近平。据记者统计,在《之江新语》的232篇短评中,和三农有关的就有20篇。大到三农问题如何解决例如《跳出'三农'抓'三农'》,小到农村怎样建设例如《以发展强村》,习近平在任职浙江期间均有重要论述。2006年,习近平进一步倡导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并在浙南瑞安市率先试验。不仅如此,习近平还提出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他曾在《人民日报》撰文《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来源:新华视点

  造福人民:重中之重是三农

  2006年4月,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发表文章《重中之重是"三农"》。文章提到,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统计,在正定任职期间,习近平跑遍了正定县的所有村;他在宁德跑遍了绝大部分乡镇;在浙江,他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看农村发展,和农民拉家常,为农业发展出谋划策。

  在黑龙江省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自动插秧机旁,在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稻田边,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湾桥镇古生村的洱海岸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脚步不断出现在中国的广大农村。

  习近平一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农业强起来就是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期间,在山东省农科院召开了座谈会。习近平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农村美起来就是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来到洱海,在当地留下一张合影,希望当地把洱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在和乡亲们拉家常时,他又叮嘱道:"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

  在吉林省延边州光东村,当习近平了解到当地还有一些村民在使用旱厕时,当即指出,要来个"厕所革命"。他说:"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

  农民富起来就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习近平对乡亲们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他提到自己这次到遵义来就是想了解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我们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

  在山东农科院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连续9年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全面建成小康仍极为艰巨。要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不要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要看大多数农民收入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中国青年网"(ID:youthzqw)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责任编辑:吴阳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