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渊的父亲有精神疾病,常常自言自语,幻听幻觉,不能工作,而他的母亲车承芬是一名普通的酒店清洁工,每月工资1500元,家里的生计和蒋渊的学费全靠母亲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着。
所以,这笔巨额治疗费用对这个家庭来说,根本不可能拿得出,车承芬不得不暂时放弃给儿子做手术,回家了。
但是,她永远忘不了去年在决定离开北京的那一天,那天下着雨,蒋渊坐在轮椅上问她“妈妈,医生要给我打化疗,你为什么不给我打?打化疗就不疼了。”“我们为什么要回海阳?我想打化疗。”孩子真的疼痛难忍,可他并不知道治病有多贵。
车承芬哭着对蒋渊说:“儿子,不要听医生的,他们治不了你的病,我们回家去。”在北京待了7天后,因为确实没钱,车承芬对他撒谎了。
“孩子听完就默默低下头,不说话。我永远忘不了他当时的表情。”
“我骗孩子说北京的医生治不了他的病,我是骗子啊。”车承芬痛苦地谴责自己。
2次输血6次抢救,好歹捡回一条命
车承芬不想让孩子听天由命,回家后,她东奔西走,向亲朋、向学校、向社会寻求帮助,期望社会爱心人士能献出爱心,救救自己的孩子。
蒋渊的左腿动了手术。车承芬供图
在学校的带动下,社会爱心人士及机构向蒋渊捐助善款20余万。随后,母子俩揣着这笔来之不易的善款,带着好心人的关心与祝福,再次踏上了北京求医之路。
手术之前,蒋渊需要接受4次化疗,每次化疗,他都要遭受极大的痛苦。而且,长达50cm的PICC管植入蒋渊体内,车承芬看在眼里,但心里像被插了把刀,撕心裂肺地疼。
化疗期间,孩子的头发掉光了,不能吃东西,还时常昏迷,脸上伴有红色肿块。
“孩子几乎每次都得打急救针,否则就会休克,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他每次都是在抢救中捡回一条命。”揪心的抢救场面,蒋渊母亲亲眼目睹了6次,在这期间,蒋渊还经历了2次输血。
2016年2月24日,春节过后,蒋渊做了手术。
“北京住院花费高,生活费用也高,我们真的负担不起。”
蒋渊术后1个月时,已在医院欠费3000多元,“孩子的脸色干黄干黄的,看着就让人心疼,如果吃不好伤口就长不好,可是通过轻松筹筹集的14000元钱我也不知道怎么拿。”车承芬急得不知所措。
“我在路上走啊走啊,不知道去哪里找人帮我,突然看到路边有个银行,我就去找银行工作人员帮忙,他们不仅给我处理了轻松筹的捐款,事后又给我送去1000元,这样的好人我碰到好几个,真的非常感谢他们。”车承芬说。
在北京术后留院观察一个多月后,家里的财政状况再次告急,车承芬不得不把孩子转移到烟台毓璜顶医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