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765万大学生走出校门:是“毕业生”也是“社会新人”

发稿时间:2016-07-22 15:1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崔宁宁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崔宁宁)四年时光一晃而过,六七月份的校园里弥漫着毕业的气息,2016年全国有765万毕业生的身份将由“大学生”变成“职场新人”。十多年的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新的一页也将来临,“我觉得我们是‘毕业生’,也是‘社会新人’,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虽然工作找到了,但还是有些小紧张、小兴奋。”面对记者的提问,毕业生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要到西藏去”

  图为周口师范学院毕业生刘凯在校门口留念。本人供图

  周口师范学院毕业生刘凯被学校推荐,即将前往西藏工作。他坦言,走出校门后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但也有一些担忧。他说:“从在校生变成毕业生,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社会人,意味身上的担子变重了,而且面对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站在就业的十字路口,刘凯徘徊了很久,他一直梦想发挥专业优势,在一线城市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可与父亲商量一番后,最终选择到西藏基层工作。

  刘凯的父亲是村里一名老党员,在他看来,基层工作直接和老百姓接触,能切切实实地服务老百姓,这些都影响着刘凯的就业选择。

  刘凯说,近些年,当地发生了地震、泥石流、暴洪等灾害,通过新闻报道发现,平时不被看好的乡镇干部都冲在第一线,抢险救灾、转移安置群众、搬运物资,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这让他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所以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西藏时,他笃定地回答道:“我要到西藏去,我要在那里实现我的价值。”

  “大城市对一名毕业生固然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农村的天地同样广阔。虽然相对大城市那里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但基层更需要有激情的青年,有需要就是价值。”刘凯告诉记者,还有一个多星期,就要奔赴西藏,开始岗前培训,随后将根据组织安排在西藏基层从事相关工作。

  “我就这一个梦了,让我做完好不好”

  图为江南大学毕业生冯文博(左四)与同学在校门前合影。本人供图

  江南大学毕业生冯文博,正处于创业初期。他是同一届的学生中令人瞩目的那一个,学生会主席,同一届学生中最早拿到世界500强企业的offer,学院院长曾邀请他做自己的研究生。然而,他都拒绝了,毅然地选择了创业。

  冯文博攥紧手上的创业企划书说,当时周围的所有人都提醒他“你是一个应届毕业生,不可以这么任性”。他走到了十字路口:是跟着院长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做研究,还是相信自己一次,为自己的梦想奋不顾身一回?最终,冯文博选择了后者,他对身边的人说:“我就这一个梦了,让我做完好不好。”

  然而,现实远比电视剧里残酷得多。一心希望他学医的父母,无法接受他放弃读研的机会,放弃现有的大公司的offer,放弃现有的一切,成立了一个不知道哪天就会关门的工作室。“既然我们说什么也拗不过你,你也大了,那从现在起你自己养活你自己吧。”冯文博的解释换不回父母的理解,只得继续闷着头干下去。

  可在外奔波了很久的他,得到的回复都是“你们没经验”,“你们太小了”,“很抱歉,我们无法选择你们”……冯文博的工作室已经成立了2个月,却只接到1个订单,收入1500元,而2个月的总支出却是10000元。

  从学生时代的“令人瞩目”到毕业后的“落魄”,当记者问及对现状的感触时,他笑着说:“当然会难过啊,有落差,有不甘,也有心酸。我知道这条路很难,远比自己预想的困难还要难。我不确定这个工作室哪天会死,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我不会放弃。”

责任编辑:金歌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