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武汉5月3日电(潘佳秀子 梅雯倩 赖燕芳)初夏时节行走在“绿化村”的田间小道中,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蝉鸣、石磨、老砖房......无一不印证着这里的悠久历史。破旧的砖瓦房上,新瓦替代旧瓦,交替间似乎暗示着这里将开启立足实际,大胆求变的崭新征程。
绿化村一角里的破旧房屋。中国青年网梅雯倩摄
这个被叫做“绿化村”的地方是一处距离武汉江夏山坡街7公里以外的静谧村庄。它虽坐落在天子山麓、梁子湖畔,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以“生态绿色”产业为优势的特点却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许多村民的收入在贫困线以下。
也许在过往的岁月中这里显得太过“平静”,2015年10月,村庄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很多村民也许并未察觉到,正是这些村外“来客”将会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为这里带来活力,也带来经济建设、脱贫致富的新风气。由武汉市政协、武汉地铁集团组建的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至此,到2018年将帮助这里47户贫困户共计88人全部实现脱贫。
经过前期考察、实地调研、开会讨论后他们已经启动多个有“造血”功能的脱贫项目,通过建设种养殖基地、采购当地农副产品、销售贫困户的苗木等方式帮助绿化村村集体和贫困户脱贫。
扶助形式多样化“扶贫者”让宁静的乡村逐渐“复活”
村民李德祥是贫困户中的一员,比常人更让人唏嘘的遭遇是:他和妻子、孩子一家三口均有智力障碍,全家无任何收入来源,只靠种植小菜维持生计。孩子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也因智障基本没收入,他们家更是没有房子,暂住在村委会小学搬迁后空置的砖瓦房里。砖瓦房长年累月经受风吹雨打,房顶已破陋不堪,破碎的瓦片时常掉落,雨天漏水更是家常便饭。经过武汉市政协、武汉地铁集团“一对一”的帮助,出资一万多元帮他们修缮房屋,铺上新瓦,李德祥妻子笑着说:“现在不漏雨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