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春运第一战”记者手记:寒夜4小时 见证中国人浓浓乡愁

发稿时间:2016-01-25 08:2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 开可 张炎良) 1月24日,2016年“春运战争”打响,各个交通枢纽地区都吹响了“冲锋号”;1月24日,寒潮“大boss”席卷大半个中国,各地做好了“裹棉被”的准备;1月24日零点11分,北京地区春运第一趟加开旅客列车缓缓驶出了北京站。

  在这个寒潮来袭的深夜,中国青年网记者来到北京站,在四个小时的采访过程里,见证寒冷天气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感受中国人骨子里的乡愁乡情。以下为本次采访的记者手记。

  时间:1月23日21:30

  地点:北京站

  路上的行人裹紧衣服,匆匆走过;值守的武警战士在寒风中,岿然不动。一位带领我们的工作人员一边和我们说话,一边询问其他同事开了几个验票进站的通道。北风有时候会将他的声音吹散一点,旁边的同事就不得不提高嗓门告诉他目前的人流状况。我和同事帽子、手套都戴上,全副武装。相比我们,工作人员只穿了长长的大衣,每说一句话就能看到一小团的白雾出现。我明显看到一个女同事的双耳都冻红了,却还拿着对讲机交流工作。

  凌冽的北风会吹冷人的身体,却吹不冷人的心。焦急中却带着笑意的脸;步履匆忙就是要回家;走之前不忘在这深冬里的北京火车站合拍一张。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在这寒夜的火车站,或急或缓,或冷或暖,都是在上演着中国每年一次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

  时间:1月23日22:00

  地点:北京站候车厅

  和一起的同事分开行动以后,我挤进了候车室。第一次参加春运报道,第一次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来记录这些在外漂泊的人登上返回家乡的列车。

  在候车厅,陌生的人也因为拥挤变成“不经意的朋友”。挤到一起,互相对视着说声“对不起”;别人给自己挪动行李让路时,自己说出口的“谢谢”;不认识却忽然发现是老乡,便立刻用乡音交谈……候车厅是个充满故事、接地气儿的地方。

  碰到陈爸爸、陈亮和陈悦的时候,陈亮和陈悦正坐在行李上,充分利用狭小的空间开各自的玩笑。陈爸爸坐在他们后面的行李上,满脸笑意地看着两个孩子。为了能赶回家过年,也为了节省路费,陈爸爸带着两个孩子从大连辗转来到北京,买了回家的硬座。陈爸爸说父亲病故以后,家里只有母亲一人。为了不让母亲孤单,也为解母亲思念孙子、孙女之苦,陈爸爸就只身带着孩子早早赶回家。“我们那边过年要杀年猪,我妈就等我回去杀年猪了。”陈爸爸笑得特别开心。

  陈先生告诉我,自己父亲今年不幸在大连病故,家里只有母亲一人,“所以今年全家都得回去,老人一个人在家太孤单了。以后每年都得回去。我们中国人很讲究孝顺,我也想给孩子做一个榜样。虽然我不能经常回家,母亲也能理解我。”

  当小冉的叔叔发现自己站的地方就是3603次列车的检票口时,这个脸上写满岁月沧桑的汉子哈哈笑出了声。小冉很骄傲地说自己知道这列火车是春运期间发出的第一列加开旅客列车。小冉这次和叔叔、弟弟一起回重庆老家参加哥哥的婚礼。

  时间:1月23日23:15

  地点:3603次火车站台

  距离3603次火车检票的时间越来越近,工作人员已经“严阵以待”。一排俏姑娘还有一个帅小伙儿在检票口等待指令,只为第一时间打开通道为旅客检票。

  其中的一个姑娘冷得不停地跺脚,听她说话的口音是东北人。面对我的时候,怎么也不愿意向我透漏自己的名字。我只能先称她“东北姑娘”。姑娘告诉我,自己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已经有三年,每一年的春运都是这样度过。我问她大概几点钟可以下班,她说要一直工作到明天的八点半,期间要不停地接车,“有很多很多。”大概“东北姑娘”也不记得这天晚上她要接多少次列车、检多少次票。工作到明天八点,姑娘说可以休息一天,有时候一天还不到就得重返岗位。为了春运,同事都已经停休,“人太多了,不然检票检不过来。”她旁边的一个帅小伙说:“都习惯了,正常工作嘛。”

  在我们聊的时候,正好这些年轻人的领导走过来,“东北姑娘”看到以后,我感觉她的眼睛都在放光,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妈妈一样,大喊“书记,快来接受采访。”大伙儿都被姑娘的举动逗笑了。

  当我还想再问些什么的时候,他们应该是从对讲机中得到了指令,都快步走到各自的检票口位置,开始进行检票。2016年春运北京地区的第一列加开旅客列车就要满载着回家的人们开往它的目的地。

  时间:1月24日零点零五分

  地点:3603次列车

  3603次火车还有几分钟就出发的时候,我看到了在硬卧下铺上“自娱自乐”的小杨小朋友。小杨说这次回家最想见到的是奶奶和姥姥,已经一年没有见过他们了。小杨在彩纸上写祝福语,外婆的“婆”字难住了他。旁边的爸爸带着四川口音嗔怪道:“‘婆’字都不会写了啊。”小杨就在旁边“嗤嗤”地直笑。小朋友担心火车开走、我下不了车,就边写字边说:“阿姨,你先下午,从窗子里拍我。”旁边的乘客也让我赶紧下车,还有的乘客开玩笑说欢迎我和他们一起回家过年。

  我匆匆下车以后,发现窗子因为天气寒冷已经起了薄薄的雾。杨爸爸就将彩纸贴在玻璃上,小杨在旁边傻傻地笑。于是我便有了这张很模糊的照片,只能隐约看到小杨的笑脸。

  零点11分,火车缓缓开动。当列车经过我身边时,坐在窗边的小杨看到站在站台上的我又露出了甜甜的笑,还和我挥手再见。

  时间:1月24日1点20

  地点:北京站广场

  印象中的北京火车站从来都是人群熙攘,从未见过空旷的广场,只剩下昏黄的灯光和商店橱窗中透出的光亮。当和同事走过站前广场的时候,还有偶尔的行人拉着行李箱快步走过。街道对面,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拉着行李箱挪动。不管怎样天寒地冻,不管怎样拥挤,一切都阻挡不了踏上火车的脚步,只因有家在等待,只因中国人骨子里的“过年就要回家”,不是吗?(中国青年网 开可/文 张炎良/图)

责任编辑:刘叶蓓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