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贵州探索事实孤儿识别认定制度 破解“缺依据”难题

发稿时间:2017-05-08 09:43: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杨月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 杨月)事实孤儿群体是由于父母重度残疾、服刑等原因,导致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孤儿群体。近年来,“贵州毕节儿童自杀事件”等让该群体的生活困境走进公众视野,事实孤儿最主要的救助困境之一就是“缺依据”,由于法律对“孤儿”定义的内涵偏窄,导致事实孤儿游走在法律保护和政府救助的边缘地带。近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贵州蓝皮书: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7)》指出,贵州一些区县在事实孤儿救助工作中成功探索出动态管理制度、识别认定制度等有针对性的办法,有效实现了为事实孤儿群体“扫盲区”的目标。 

  “事实孤儿”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据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福利中心课题组根据全国20个省份的数据推算,截至2011年,全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总数可能在57万左右。专家认为,由于长期缺乏社会关注,潜在的事实孤儿数量,或许是一个更加庞大的数字。 

  然而目前,事实孤儿的帮扶救助工作存在很多困难。其未被纳入孤儿救助体系的原因,主要在于制度难点尚未解决。比如在法律对“孤儿”定义的内涵偏窄的情况下,民政等部门在救助事实孤儿时感到有心无力,甚至有地方民政部门被审计、财政等监督部门警示,这样做涉嫌挪用孤儿专项福利金,因为事实孤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孤儿。 

  报告指出,贵州省大方县针对“缺依据”的困境,大胆进行了一些尝试。作为全国第二批“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县,在事实孤儿救助中建立了动态管理制度、识别认定制度、数据资源共享制度、“1+4”帮扶机制等,并在全县推行“助居、助学、助医、助困、助养、助业”六位一体救助经验,成功使得更多儿童得到制度化救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事实孤儿的救助需要政府、社会、公民多层面进行努力。资料图

  “识别认定制度”具体来说,就是首先明确范围。比如确定此项工作中的所谓“事实孤儿”,即为本地户口的在读贫困小学生中,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且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失踪或改嫁,或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为残疾的,或父母服刑,导致一段时间失去生活依靠的。 

  确定范围之后,精准对接。比如组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到各村挨家挨户对“事实孤儿”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对所有“事实孤儿”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利用现有联系渠道如QQ群、短信、电话等方式大力宣传该项帮扶资助活动,确保每名事实孤儿都能享受“拾穗行动”等帮扶计划的资助。 

  蓝皮书指出,当前贵州省在事实孤儿救助方面已基本形成“政府——社会——公民”各个层面共同努力的局面,但最为关键的还是未来法律层面的完善。课题组表示,我国上百种的法律和政策都对儿童相关权益保护做了详尽规定,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一部是针对事实孤儿的,一般意义上的法律实施起来也有诸多的“僵尸”条例无法见效,加上现行民法关于监护的规定存在不易执行的缺陷和立法空白,未来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中国青年网”(ID:youthzqw)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责任编辑:杨青山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