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长征组歌”传承唱 北京迎来“映山红”

——记萧华红军小学手拉手芳草地国际学校共传红色基因

发稿时间:2017-04-27 08:1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川

  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与萧华红军小学学生合影。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在升国旗仪式中,给萧华红军小学6年级学生吕烨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整齐有力而有节奏的踏步声,“我觉得特别酷,在荣誉室看到他们平时训练的照片,感觉非常不容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方强表示,10年来,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接待了无数来自革命老区红军小学的孩子们,并与他们建立了“手拉手、心贴心”的深厚情谊,“我们希望通过孩子们的切身感受,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自己的红军小学,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不忘初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开国上将萧华之女萧霜在接受采访时讲道,“我们的革命先辈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红军精神。如今,在和平年代,红军精神不能断代,而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传承。”

  在萧霜看来,无论是聆听红军故事,还是唱《长征组歌》等革命歌曲,抑或观看升旗仪式,都为新一代孕育了红色意识,引领孩子们不辜负先辈意愿,培养远大理想,为信仰而去奋斗。

  萧华红军小学合唱团演唱《长征组歌》。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在萧华红军小学:“红星闪闪”照耀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江西省兴国县是红色之都、革命的摇篮,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烈士县,仅苏区时期,在全县23万人口中,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从这里走出了萧华、陈奇涵等56位开国将军。如今,在兴国县分布着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将军园、长冈乡调查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氛围浓厚。

  2015年10月,萧华红军小学正式授牌,在萧华红军小学校长周九发看来,这是一个值得永久纪念的时刻。“兴国是革命老区,也是将军县、烈士县,我们学校是萧华将军的母校,因此以萧华红军小学命名,最合适不过了。”

  如今的萧华红军小学,以红色教育为核心,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我们提出把‘建红色学校、创红星品牌、行红星教育’作为办学品牌,以将军精神为灵魂,以课程文化为核心,以活动文化为载体,建设红色学校。”周九发介绍道。

  2015年12月,萧华红军小学建成江西省首个校内德育教育基地——红星闪闪德育教育基地。该教育基地通过陈设红色书籍、影碟等实物,播放红色电影、歌曲等形式,展示了萧华将军的戎马一生,传承红色基因。

责任编辑:邹畅
返回首页>>Loading...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尾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