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发布会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开可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开可) 2012年至2016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017年4月7日,国家文物局就普查结果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获悉,此次普查中,全国新发现新认定文物共708.4149万件/套。仅北京地区就新登记收藏单位222家,新发现新认定文物2,884,873件/套。我国的可移动文物数量被摸清、身份被确认。
据介绍,此次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完成登录备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实际数量6407万件),纳入普查统计的各级档案机构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卷/件。普查除对文物本体信息进行逐项登记外,还对收藏单位情况、文物保管条件等同时开展了调查。
此次普查建立了文物资源数据库和文物身份证制度。普查采集了27项收藏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建成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登录文物照片5000万张,数据总量超过140TB,全国文物大数据体系基本建成。普查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件文物赋予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建立起了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关联一体的“文物身份证”编码和数据管理系统。
“10815万件/套可移动文物,意味着我们摸清家底了。这是此次普查的三大目标之一。”据国家文物局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莉介绍,此次普查设立了三个目标:一是摸清、掌握我国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状况;二是建立国家的文物登录制度,建立起一套机制机制;三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摸清了家底就为后面的两个目标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王莉说道,“10815万件/套是我国可移动文物的大数据和统一的文物资源库。每件/套文物背后都有15项指标项目以及27个对应的收藏单位的信息。也就是说,文物的本体信息和管理信息都体现出来了。” 王莉说,经过普查以后,每件/套文物的收藏单位、类别、年代、来源等详细信息都被“摸清”。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认为,让这些可移动文物“活”起来,要建立起更加开放、共享的平台。开放就是所有的数据向社会开放。现在已经建立了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网,从网站上就可以看到相关的数据。共享就是鼓励文物各收藏单位将藏品向社会展览、展示。
据介绍,各地已举办普查相关展览1901个,展出文物35.7万件,参观总人次达到1.5亿。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网正逐步向社会公开已登录文物基本信息和图片,提供查询、检索等服务。目前各地向社会开放的文物资源信息达228万件,普查建立的网上共享平台已向社会开放普查文物信息40.8万件。
在发布会上,刘玉珠提出,下一步将推动各级政府落实文物资源管理和文物保护方面的责任。建立涵盖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文物登录制度,加强文物资源管理。同时,创新资源利用手段,促进文物活起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中国青年网”(ID:youthzqw)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