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马玉红委员:养老 在社区进行才更好

发稿时间:2017-03-11 21:3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冰洁

  

  全国政协委员马玉红。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1日电 (人民政协报记者 李冰洁) 如今,独生子女一代已逐渐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顶梁柱。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每人至少要赡养4位以上的老人,加上国家放开二胎政策,让这些原本自身工作压力已经很大的青年人,对于养老感到力不从心。与此同时,“居家养老更为人性化”的传统观念,以及机构养老的不完善,使得子女承担养老压力和老人就医困难问题就更加显著。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审计厅副厅长马玉红建议:加大对社区养老模式的推广,让其成为有效链接和补充居家与机构养老的桥梁。

  “社区养老,是相对于其它养老模式而言,指围绕家庭和社区能够得到的养老服务,具体包括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马玉红委员解释:“即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尽可能延长老人独立生活时间,维系老人的社区社会网络,使老人在合理的经济支出条件下,在舒适安全的社区物质空间环境中,获得必要的与其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住房改造、家政服务、日常生活照料、工具性生活照料和医学护理等。”

  那么,如何构建社区养老模式呢?对此,马委员认为:“我们可以在现有居家养老模式下,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的社区老年人中心,以及多种多样的围绕老年人的项目。”

  “将居家养老链接到社区,除平时生活方面的照顾外,一旦子女出差在外,社区可以帮助老人看病。”马委员建议,在社区建立多功能老年中心和具有养老功能的社区中心,一方面能够给一般无重大疾病的老人提供活动平台,另一方面,则是以社区为依托,就近设置老年人独立生活的空间,为有疾病需要照顾的老人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参照国外的做法,设置临终关怀中心,为患有重大疾病的老人提供心理和身体的关怀。“这种形式可以是公益性的,也可以是盈利性质的,还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其中。”她说。

  马委员还建议社区设置老年人营养项目,提供老年人集体就餐、送餐服务和营养评估,方便老人的用餐,并关注老人的营养平衡。同时,家政服务、个人照料、法律援助以及提供各种交通和信息等一些服务项目,也能够在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方面进行辅助照顾。

  “社区养老不仅可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其生活信心,而且相对于机构养老服务方式性价比更高,可有效减轻老人的养老经济支出以及家庭成员照顾老人的压力。”马玉红委员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树立广大群众和养老服务机构的“持续照顾”意识,让老人长期居住于社区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在消除孤独感的同时,得到不同程度照料、获得良好的照顾服务,便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我国的养老现状。

责任编辑:邹畅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