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傅振邦代表:建议加大国际组织中国籍人才培养力度

发稿时间:2017-03-11 11:2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川

  全国人大代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中国青年网记者刘洪侠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李川)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各国开展国际合作和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舞台。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并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我国维护国家权益、承担国际责任、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已陆续加入了约1200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其中崭露头角,占据重要职位甚至成为其“掌门人”。

  但是,相对于中国的大国地位,目前我国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人员仍过少,尤其是国际组织高层次管理专业人才极其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在国际组织中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提升。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储备输送力度,加快培养一批批优秀的国际组织人才,建立健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全球战略需求就成为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傅振邦介绍说,自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我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工作的雇员数量不断增加,影响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与西方国家甚至不少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参与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我国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极不相称,严重影响着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制约着我国全球影响力。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国际战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亚投行等以我为主国际机构的成立,我国以更积极的姿态引领经济全球化,以更主动的步伐参与全球治理,这就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输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傅振邦看来,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和选拔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明确的国际人才战略及培养规划,教育理念和人才互动机制建设也远滞后于主要发达国家。当前国际组织中国籍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严重缺乏国际组织专业人才储备、我国对国际组织人才的资助力度不够、国际组织人才建设中存在统筹协调不足等三个方面。

  为此,傅振邦从四个方面提出加大国际组织中国籍人才培养力度的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完善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政策。应明确牵头负责部门统筹负责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输送、联系、服务、评估。建立部际协同育人机制,可成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充分协调各部委、高校与社会各界培养国际青年人才的各项计划,将国际组织中国籍人才培养纳入长期、系统教育方略中,努力建成完善的中国国际组织人才事务管理体系。同时,从战略上调动教育、社会、外交等各部门的资源,制定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形成包括设计、管理、指导和评估在内的国际组织人才政策体系。逐步构建从选拔、培养、派出到归国任用的全方位工作机制,完善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建设。

  二是完善教育培训,健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机制。重视公务员系统内人才培训与高校人才培养并举,建立国际组织专业人才储备制度,为扩充国际组织中中国籍人才提供人力资源基础。为此,需要建立健全公务员国际事务管理能力培养与考核机制,提升其国际事务管理素质与能力;设立重点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地,采取“试点先行”策略,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拥有出色外语及专业技能的高端复合型人才;鼓励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国际组织加强合作,探索联合培养对口需要人才机制。

  三是加大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选送的支持力度。我国应进一步健全国际组织人事信息的推送机制,对诸多国际组织中国籍人员聘用、在职情况有所统计、更新与公布。积极要求主要国际组织直接在我国高校招录优秀毕业生。组织定点定向人才选拔指导,使其熟悉选拔流程与各项条件,防止程序性竞争失利,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增加由中国出资的专业人员数量,支持其参与国际组织实习项目,并以多种形式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互动沟通,如模拟访问、项目合作、专家交流等,并给予资金与政策鼓励。此外,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资金支持、项目合作,争取更多国际组织落户中国,要求相关国际组织在我国高校多招录优秀毕业生,以增加中国籍工作人员的数量。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帮助已经在国际组织任职的中国职员加快晋升,竞选高级职位,并完善保障制度,消除国际职员的后顾之忧。

  四是扶持校园实践活动,支持国际组织青年人才自我培养。尊重青年人才自我培养、自我教育,支持高校开展模拟国际组织竞赛计划,如“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模拟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实践竞赛活动,鼓励青年参与国际事务讨论,激发青年对国际组织的关注和了解。在规范国内相关实践竞赛活动的基础上,将模拟竞赛与人才选拔相结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资助,选拔竞赛表现优秀者赴海外学习、深造,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组织后备人才。

责任编辑:王书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